SMILE近視雷射手術,術前檢查、術後照顧STEP BY STEP,眼科醫師圖解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
近視雷射手術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矯正近視,目前常見的近視雷射手術有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與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等。
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從早期的PRK,進展至LASIK,再發展到SMILE,近視雷射手術漸漸朝向微創的方向前進,目的是希望可以減少疼痛、降低併發症的機率,並提升視覺品質。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的執行難度較高,仰賴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也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完整檢查擬訂計畫
安排近視雷射手術前,充分溝通非常重要,張聰麒醫師強調,一定要先了解患者的期待,綜合考量年紀、職業及視力需求。
接下來會評估整個眼睛的健康狀況,張聰麒醫師說,「我習慣由後往前檢查,從視神經、視網膜、黃斑部、水晶體、瞳孔、到角膜。看看視神經是否有萎縮、視網膜與黃斑部是否有病變、水晶體是否有白內障。」
角膜是近視雷射手術的基礎,必須確認角膜厚度,因為近視雷射手術會削掉部分角膜來改變屈光度,而且還需顧及眼球結構的強度。張聰麒醫師解釋,我們會量測角膜地圖,包括角膜的後表面與前表面,以免角膜在術後變形,若有圓錐角膜便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瞳孔大小也很重要,因為我們的瞳孔在夜間會放大,倘若雷射手術的光學區塊沒有辦法完全覆蓋夜間的瞳孔,就容易產生眩光。接受過LASIK的患者較常提到夜間眩光的問題,張聰麒醫師分析,至於接受過SMILE的患者較少出現夜間眩光,因為SMILE是在角膜基質層用飛秒雷射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所以在有度數與沒有度數的角膜之間是漸進變化,可以減少夜間眩光的狀況。
「夜間眩光對於經常在晚上開車的患者有相當大的影響,」張聰麒醫師說,「尤其在路燈較少、環境光線較暗的地方,夜間眩光會格外明顯。」
在度數規劃方面需要非常仔細,由於眼球有彈性,且睫狀肌的收縮、放鬆都會影響水晶體,使得近視度數一直處於變動的狀態,所以會測量不同狀態下的近視度數,包括日間近視度數、夜間近視度數、散瞳近視度數。若是超過四十歲的患者,還需要量測老花度數,雖然大家可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但是眼睛其實已經漸漸老化了,醫師會根據用眼需求來規劃矯正的近視度數,若是有老化眼,則會讓一眼留0度,一眼留50-100度。所謂的老花雷射,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進行。
「為了更精準評估近視度數,我們會在排撿日與手術當天,由兩位驗光師分別做一次完整的測量,」張聰麒醫師說,「除了電腦驗光,還會讓患者試戴,實際去感受。」
最後還需要進行淚液測試,因為近視雷射手術會影響角膜的神經,所以在術後容易出現乾眼症的狀況。倘若淚液測試發現淚液的基礎分泌量過少,術後乾眼症勢必更加嚴重,需要事先讓患者了解。術後乾眼症的嚴重程度與受影響的角膜神經數量有關,張聰麒醫師說明,PRK會影響所有的角膜神經、LASIK會影響大約90%的角膜神經,使得術後乾眼症比較嚴重且持續較久;SMILE會影響大約10%的角膜神經,術後乾眼症的程度會輕微許多。
「為了改善乾眼症的不適,術後可以使用人工淚液、凝膠、藥膏,甚至使用淚管塞,讓淚液可以留在眼睛。」張聰麒醫師說,「接受LASIK的患者,大約每五個會有一個需要使用淚管塞,而接受SMILE的患者,大約三、四十個才會有一個需要使用淚管塞。微創手術保留了大部分角膜神經,對患者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