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殺手在身邊!骨質疏鬆症若輕忽恐致命 醫籲:及早治療、保命防跌
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要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標準檢查,利用X光來檢測骨質密度。呂岳修醫師解釋,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T值是與健康成年人之骨質密度做比較,所計算出來的值。當T值大於或等於 -1.0時屬於「骨質正常」;當T值介於 -1.0至 -2.5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當T值等於或小於 -2.5時,便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根據2021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若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應考慮為極高骨折風險患者,像是骨密度T值非常低(低於-3.0)、最近12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仍發生骨折、有多處部位骨鬆性骨折、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發生骨折(如長期接受類固醇治療)、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FRAX骨折風險超高的患者(如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30%,髖關節骨折>4.5%)。
骨質疏鬆症,要開源節流,保命防跌!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原則是「開源節流」,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分為二類,分別是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及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呂岳修醫師解釋,「開源」的意思是增加骨質密度,「節流」的意思是減少骨質流失。
骨鬆藥物使用的方式也分很多種,包括口服、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不同的藥物其使用的頻率也不盡相同。呂岳修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骨質疏鬆症,要開源節流,保命防跌
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做好日常保養。每天要曬太陽至少15分鐘,飲食方面要攝取足量鈣質與維生素D,鈣質建議要達到每日1,200毫克,維生素D要達到每日1,000 IU。運動方面,阻力運動有助於提升肌力與骨質密度。建議戒菸、戒酒,以減少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患者務必保命防跌!」呂岳修醫師強調,生活中要做好預防跌倒的措施,步態不穩的患者要使用柺杖、輔具,家庭環境要照明充足、減少障礙,浴室廁所要安裝扶手、止滑墊,盡量減少跌倒的機會。另外有在服用慢性病藥物的老人家,在使用可能造成低血壓或低血糖的藥物時也要特別注意安全。
貼心小提醒
「預防勝於治療」呂岳修醫師說,「我們希望民眾不要等到真的骨折了,才知道原來自己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
接受骨質密度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也能及早介入治療,降低骨折的風險!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598-EVE-2022-Oct
看了這文章的人,也看了...
好發於年輕女性的乳房纖維腺瘤和乳癌有關嗎?有哪些症狀要注意?
帶狀皰疹如何預防、治療?惱人神經痛怎麼改善?醫師建議可以這樣做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整排脊椎都骨折!骨質疏鬆症要及早治療、保命防跌,骨科醫師圖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