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70
置頂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 (Image by Freepik)

編譯/高晟鈞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就是所謂的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全球每 10 分鐘就有一人死於 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 5,000 人因 COPD 而去世。 COPD 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而無法恢復的疾病,其中包括了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患者往往出現咳嗽、痰多等病徵。

COPD 伴隨而來的,除了上述提到的病徵,可能還有高風險的憂鬱症。多項研究顯示,COPD 患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為常人的 1.76 倍,可能是因為其生活品質差,且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沒有安全感、或家人疏於關心的後果,使得 COPD 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情形較為頻繁。

近期,多倫多大學 Factor-Inwentash 社會工作學院的應屆畢業生 Sally Abudiab 發表了一項實驗,實驗結果表明,87% 患有 COPD 的患者沒有精神疾病,且 67% 的患者精神狀況良好。此研究,挑戰了我們普遍認為,COPD 所伴隨高風險的憂鬱症情形。

作者發現影響極大部分統計實驗中患者精神狀況的因素有幾點,像是與社會接觸較少的患者特別容易出現較差的心理狀況;以及以前有過嚴重抑鬱症病史,或是有不良的童年經歷的患者,表現出的精神狀況都較其他患者更低落。

作者認為,不良的童年經歷諸如性虐待或是暴力毆打等,可能導致成年後的吸菸習慣加劇或是藥物濫用的情形,最終在老年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並且伴隨憂鬱症的情形。

Abudiab 表示:「很明顯,社會支持是患有 COPD 老年患者,獲得幸福感與精神支持的關鍵因素。我們需要採取干預措施來促進社會支持,並減少社會孤立的現象發生。這將有助於我們對抗這些併發性精神疾病的發生。」

另外有研究證明,CBT(認知行為療法)對減輕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精神疾病非常有效,這項療程能有效抑制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惡化,尤其是那些童年有不幸經歷的患者。

資料來源: MedicalXpress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看了這文章的人,也看了...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門診護理師必備!3秒鐘識別醫生鬼畫符病歷表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專門打擊抗藥細菌的新抗生素「Sphaerimicins球黴素」誕生


本圖文由 科技島 授權轉載,原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護理師職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醫師職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藥師職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醫藥行政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憂鬱症風險 可能並非來自疾病本身-COPD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