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重見光明 奈米技術突破有助治療失明
編譯/高晟鈞
黃斑部病變(簡稱AMD)是造成全球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好發於超過 50 歲以上的族群。主要症狀包含了視力障礙、視野改變、色覺異常等等。根據最近的研究預測,到 2050 年,光是歐洲就將有高達 7,700 萬人以某種形式患有 AMD。
▲科學家利用奈米技術創建了一種支持健康視網膜細胞生長的 3D 支架。這項突破將有望為失明者重新帶來光明 (示意圖/Image by stefamerpik on Freepik)
奈米技術突破視力喪失危機
近期,科學家利用奈米技術創建了一種支持健康視網膜細胞生長的3D支架。這項突破將有望為失明者重新帶來光明。
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主要負責光線的吸收,是與黃斑部病變息息相關的細胞之一。RPE細胞主要為於視網膜神經的外側,受損時,會導致視力急速惡化。
研究人員開發出來的特殊工藝名為──靜電紡絲,可以製造 RPE 細胞,並支持其在該架構上生長。當支架用一種名為醋酸氟輕鬆的類固醇(可防止發炎)處理時,細胞的彈性會增強,從而促進眼細胞的生長。
罹患 AMD 的潛在原因
罹患 AMD 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一種名為玻璃膜疣的脂質沉積物的積累,以及隨後部分視網膜色素上皮、脈絡膜毛細血管和外視網膜的退化所造成。
移植 RPE 細胞是作為 AMD 治療最具潛力的一種方案。研究人員也一直在研究將這些細胞移植到眼睛中的有效方法。這項研究首次證明,用醋酸氟輕鬆等抗發炎物質處理的奈米纖維支架可以增強 RPE 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功能。
該系統作為布魯赫膜的替代品顯示出巨大的開發潛力,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移植提供合成的、無毒的、生物穩定的支持。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本文由 科技島 授權轉載,原文〈重見光明 奈米技術突破有助治療失明〉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