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911
置頂

『簡文成專欄』 通勤災害是否為勞基法之職業災害? (上)

按勞動基準法就「職業災害」未加以定義,勞工於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致受有傷病、殘廢或死亡時,是否為勞動基準法所稱職業災害?內政部七十五年六月四日(七十五)台內勞字第四一八八九五號函指出:「有關勞工公傷假之認定,宜依照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有關職業災害之定義而認定是否公傷,至於「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自可列為參考。」故,就有關職業災害之認定,中央勞工行政主管機關認可參考勞工安全衛生法(註一)及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而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項規定:「本法所稱職業災害,謂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註二)又其施行細則第四條則規定:「本法第二條第四項所稱職業上原因,係指隨作業活動所衍生,於就業上一切必要行為及其附隨行為而具有相當因果關係者。」(註三)而勞工為從事其工作,往返日常居住處所與就業場所間,乃執行職務之必要行為,自與職務執行有密切關係。是以,內政部七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台內勞字第四一○三○一號函釋規定:「勞工上下班必經途中之意外事故,應包括交通事故及其他偶發意外事故,此類事故非出於勞工私人行為而違反法令者,應屬職業災害…。」、內政部七十五年四月十六日臺(七十五)內勞字第四○二三○八號函亦規定:「勞工於上下班必經途中所發生意外事故,除違反法令者外,均屬職業災害,雇主自應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予以補償。」而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亦認,勞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如符合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四條及第十八條規定,就屬於勞工保險所稱之職業傷害,亦為勞基法所稱之職業災害,並有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年五月廿二日台八十勞安三字第一一九○一號函:「一、「職業災害」一詞,依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項定義為「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勞工於上下班途中所生之災害,並非認定為職對災害,必需具備「上下班時間必經途中,無私人行為及違反重大交通法令」,有「相當因果關係」始被視為「職業上原因」,而認定為職業災害,此已有屢次之行政解釋,嚴格排除私人行為。勞工上下班之作為確基因於就業,故將前開解釋視為職業災害,自不違背責任歸屬原則。」可參。
其次,於勞工保險而言,就勞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視為職業災害之要件,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四條第一項係規定:「被保險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視為職業傷害。」但同準則第十八條復又規定:「被保險人於第四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六條及第十七條之規定而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不得視為職業傷害:一、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二、未領有駕駛車種之駕駛執照駕車者。三、受吊扣期間或吊銷駕駛執照處分駕車者。四、經有燈光號誌管制之交岔路口違規闖紅燈者。五、闖越鐵路平交道者。六、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吸食毒品、迷幻藥或管制藥品駕駛車輛者。七、駕駛車輛違規行駛高速公路路肩者。八、駕駛車輛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或在道路上競駛、競技、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駛車輛者。九、駕駛車輛不依規定駛入來車道者。」因此,中央勞工行政主管機關認,勞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致受有傷病、殘廢或死亡時,須符合下列條件,始得視為職業災害:(1)上、下班;(2)於適當時間;(3)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4)且不得有同準則第十八條所列舉之各款情形。直言之,於勞工符合前揭準則第四條及第十八條規定情形下,中央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發布之函釋始終認定上下班之事故,就屬於勞工保險所稱之職業傷害,亦為勞動基準法所稱之職業災害,即職業傷害與職業災害兩者並無任何差異。而前述傷病審查準則之所以有第十八條的規範,係為落實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保障勞工工作安全之精神,並鑑於通勤事故並非直接執行職務所致者,且被保險人於通勤...途中如違反重大交通法規,將可能肇致社會與經濟之嚴重損失,基於公平正義原則,爰規定被保險人於通勤...途中如有違反該準則第十八條規定各款重大交通違規事項之一者,均不得視為職業災害(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台(八十六)勞保三字第○二○九一七號函參照)。
不過,在司法判決實務上,通勤災害是否為勞動基準法所稱職業災害有相當分歧的見解,持否定見解之法院認勞動基準法所稱職業災害,須為勞工於執行其業務上之工作時,因工作的意外事故,而致使工人發生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的災害,即應比照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項有關職業災害定義之規定,須具備「職務遂(執)行性」及「職務起因性」,申言之,職業災害應與勞工所從事之職務有相當因果關係,方屬之,若危險發生之原因非雇主可控制之因素所致,不宜過分擴張職業災害認定之範圍,否則將加重雇主之責任,減少企業之競爭力,有礙社會之經濟發展,故,勞工於上下班途中所發生之事故,非屬勞基法之職業災害,例如:
(1)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六年度勞上字第三十六號判決
按職業災害,係勞工於執行其業務上之工作時,因工作的意外事故,而致使工人發生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的災害。惟勞動基準法就「職業災害」並未加以定義,一般均比照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款對於職業災害定義之規定,即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為職業災害。而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職業災害補償之立意,無非係因近代的事業經營,由於機械或動力的使用,或由於化學物品或輻射性物品的使用,或由於工廠設備的不完善,或由於勞工的工作時間過長或一時的疏失,都可能發生職業上的災害,而致使勞工傷病、死亡或殘廢。勞工一旦不幸遭受職業上的災害,往往使勞工及其家屬的生活,陷於貧苦無依的絕境,勞工若因執行業務而發生職業上的災害,當然應由雇主負賠償或補償的責任。然職業災害補償在解釋上,須勞工因就所或作業活動及職業上原因所造成之傷害,即造成職業災害之原因須雇主可得控制之危害始有適用,若危險發生之原因非雇主可控制之因素所致,則不宜過分擴張職業災害認定之範圍,否則無異加重雇主之責任,而減少企業之競爭力,同時亦有礙社會之經濟發展。查本件交通事故,參酌前開勞工安全衛生法有關職災害之定義,上訴人所受之傷害,既非因就業場所之設備、或作業活動及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傷害,而係於業務執行完畢後,在返家途中因交通事故所導致,該交通事故之發生已脫離雇主即被上訴人有關勞務實施之危險控制範圍,自非所謂之職業災害,雖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函釋有關勞工於上下班時間,必經途中發生車禍受傷,如無私人行為及違反「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十八條規定情事之一者,應屬職業災害等語,然該審查準則係依勞工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而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有關雇主應負之職業災害補償與勞工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項之勞工保險局應給付勞工職業傷害補償或職業病補償之適用範圍、給付義務人、有關職業災害與職業傷害之定義均不相同,勞動基準法及勞工安全衛生法係在規範資方即雇主之責任,而勞工保險條例係在規定保險人即勞工保險局對被保險人之勞工有關勞保給付之範圍,兩者之立法目的本不相同,因此在認定是否構成職業災害,應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之定義為之,法院自不受上開函釋之拘束,可依法律之解釋自行認定。準此,上訴人因本件交通事故所受之傷害既非職業災害,則雇主當無適用職業災害補償規定予以補償之餘地。
(2)台灣高等地方法院台南分院八十四年度上字第四六一號判決
按何為職業災害勞動基準法雖未予規定,但於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款則定有明文,其規定:「本法所定職業災害,謂勞工就職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而言,另內政部七十五年六月廿三日台內勞字第四一○三○一號函解釋:「勞工上下班必經途中之意外事故,此類事故凡非出於勞工私人行為而違反法令者,應屬職業災害」,兩者就職業災害之定義範疇不無軒輊。按「為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特制定勞動基準法;又「勞動基準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勞動基準法第一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復按為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安全與健康,而制定勞工安全衛生法,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一條亦定有明文。依此兩項法律制定之目的、本旨觀之均為保障勞工之權益,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兩者不可或缺,且勞動基準法第一條已明文規定,勞動基準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是解釋勞動基準法自應優先適用同為保障勞工之權益之勞工安全衛生法有關之規定,關於何為職業災害勞動基準法未予規定,而勞工安全衛生法就何為職業災害已有明確立法定義,自應適用同為保障勞工之權益之勞工安全衛生法有關之規定,實無捨法律而就命令之理。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上揭規定,所謂職業災害,係指勞工就職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與上揭職業場所、設備、原料等有關之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而言,亦即災害之發生與職業場所、設備、原料等有相當之因果關係為前提,始能兼顧勞工權益及社會經濟發展,查本件被上訴人之父黃奇子係於下班途中因第三者之不法侵害(發生車禍)致死,與前揭勞工安全衛生法所揭櫫之職業場所、設備、原料等並無相當之因果關係,已難謂係職業災害,而本件被上訴人已依法向不法直接侵害者請求一百零五萬元之損害賠償,設依內政部之解釋上下班亦屬職業災害,則上訴人應給予總共一百六十二萬元之補償,反較直接侵害者負更大之責任,實有悖立法本旨,更無異扼殺社會產業之發展。而內政部解釋上下班亦屬職業災害僅一味提高勞工之保障,而忽視上揭兼顧勞工權益及社會經濟發展之法律本旨,與法律規定亦顯有抵觸,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一條規定命令不得抵觸法律,故本件被上訴人之父並非在職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等職業上作業之原因引起之死亡,而係於下班途中第三者之不法侵害(發生車禍)致死,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自難認定屬職業災害,被上訴人據以請求於法無據,不應准許。
勞資雙贏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簡文成 2007.11.13 撰擬、2017.10.26修改

 

文/ 簡文成

來源/ 勞資雙贏企管顧問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