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9090
置頂

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

另外也和職務有關。如果你從事的是經過訓練就可以上手的職務、約聘的工作、重複性較高的工作,面試官對你的工作年資通常會有較寬鬆的標準。但是如果你的職務是屬於策略面、規劃面、大型或長期的專案,沒有個幾年是不太容易看出工作的成果的,這時如果你還是每兩三年就換一次工作,就很難說服人家你寫在履歷表上的成績真的是你的功勞。

比方說你是公司的總機,一年半後你想要離職,理由是因為「發現公司沒有讓你有內部輪調的機會,所以只好去外面尋找其他發展的可能」,我認為大多數的面試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於,如果你是公司的總機,工作五年以後才因為沒有發展的機會而決定離職,面試你的人反而會覺得「怎麼會需要五年才知道這件事情?」但如果你被公司派去東南亞設廠,一年半以後就說自己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所以要離職,除非有很客觀的證據,否則很多面試官應該都會認為這背後恐怕另有隱情。

類似的道裡也反映在年資這個因素上,如果你是剛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考慮到你可能還在尋找職場的方向、加上往往也負責比較例行性的工作,工作個半年一年就離職,還是有主管會再給你機會;當你出社會多年,大概就不適合再告訴人家你找工作時沒有想清楚,別人也就比較難以認同你仍然每一兩年就換一次工作的行徑。

另外,我們從學校畢業的時候,可以從事甚麼樣的產業或是甚麼樣的工作,往往還有相當大的彈性,同一個班上的畢業生,有人到金融業工作、有人在軟體業、有人在消費性產品業,並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工作了幾年以後,你想要從金融業跳槽到高科技業,就開始有一些難度了。同樣是業務、同樣是經常在換工作,你總是在不同的高科技公司之間轉職,和你本來在高科技業、然後跳槽去服飾業、然後再去傳統製造業,給面試官的感覺還是會有一些不一樣,很殘忍地,後者比較容易給人家「搞不清楚自己想做甚麼」的感覺。

這些那些因素,最後就影響到了你會不會得到面試的機會然後被錄取。但在之前,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市場供需。

我有時候會舉一個簡單但極端的例子,如果我的公司打算去外蒙古設立營業據點,需要找一個會講蒙古話的員工,可以想像得到,在台灣會講蒙古話的人就已經是鳳毛麟角,我這時還會在乎員工過去是否有穩定工作的紀錄嗎?也許,但標準肯定會大幅降低。

如果你具備別人不具備的專長、待過非常顯赫的公司、完成過非常艱鉅的專案任務...這時你過去的工作年資是否符合面試官的期望,說真的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但對於那些供過於求、專業門檻較低的職位,這時候,過去曾經頻繁地換工作就可能讓你失去錄取的機會。

我的結論是,大多數人力資源工作者對這個問題總還是有一個共通的標準,一般來說會認為,二年以上算是不扣分 ( 也還談不上穩定喔 ) 、一年以下就可能不及格。如果是你的第一份工作,那比一年還短可能會被原諒;如果你已經當到主管職,特別是某一些任務週期較長的主管,那往往就需要更長的工作年資,你才能夠理直氣壯地告訴面試官「某某任務可以說是我的功勞!」


本文由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授權轉載;圖片素材:Freepik


精選HR職缺

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人事助理

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一份工作到底應該做幾年,才不算短呢?-HR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