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在人資活動的運用
就運動能力來說,有多項研究在速度、力量和耐力方面均發現了安慰劑效應。研究者要求騎車人訓練到筋疲力盡為止,結果發現如果將他們的時鐘偷偷修改使之走得更慢,這些騎車人堅持的時間也會顯著延長。當酒店清潔工得知他們的工作可以算作身體鍛鍊時,他們的健康狀況真的改善了,包括體重、體質指數、體脂、腰臀比和血壓。另一項有趣的研究或許也能用安慰劑效應來解釋:相信自己比同伴鍛鍊更多的人往往比同伴長壽,不管他們實際鍛鍊了多少。公司對於許多業務工作,可透過安慰劑效應的自我激勵效果以激發出更多的潛能,創造更好的業績。
對於剛加入公司的新人而言,新人剛到公司會有適應不良的情況。這心理斷奶期是每一個新人都要完成的飛躍。因為大部分的新人都會有待補的天性,感覺同事比自己強的時候,就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專家的諮商輔導以強化其個人的信心,有助於協助新人度過這艱困的適應期,但又不能讓其過度的依賴。除了讓新人相信專家的意見是有用的,更要相信之後個人也有能力獨立完成工作,解決問題。
若人資部門平日即與部門主管與公司員工都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當員工在組織中碰到問題,即使人資部門無法確實的改變現狀,但員工因為對人資部門的信任,個人更願意配合人資的建議以共同面對問題。安慰劑效應的前提是相信,相信自己、相信主管、相信人資的協助者角色。
例如,員工在離職前必須與人資部門進行離職面談。員工會想離職,往往因為員工認為現狀難以改變,自己無力回天。此時,人資部門的面談者若有能力讓離職員工相信現狀未來可能會改變,或說服員工坦然接受事實,路不轉人轉,或許因為心態的改變而改變其欲離職的想法。員工對人資信任感的建立才是說服員工改變的關鍵。只要相信,就可能會成真。
工作消耗的不是體力是腦力!難怪你一休假就渾身無力,只想睡到自然醒
本文由 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著作權所有: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