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同業間的人資制度越長越像?
政府於 2022 年 3 月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出淨零軌跡與行動路徑,跟進全球逾 130 個國家宣示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對於企業而言,面臨政府或整體供應鏈減碳要求、外銷管制、碳關稅成本等壓力,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採取類似的組織規劃、話題激勵、節日活動、訓練規劃等新措施來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以確保朝向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近年來許多企業人資在 ESG 議題上也呈現出產業同型的現象。多數企業人資將 ESG 納入中長期的發展策略;以建立 ESG 企業文化為未來 3 年發展的重點。過去勞動基準法的實施、勞退新制與一例一休的推動,人資部門模仿同業其他多數廠商已實行策略,不僅強化模仿的正當性,也符合制度與社會的期待以展示其社會責任。
為達成產業標準,企業接受新技術,產業中的同行間接引用各專業領域的規範、訓練標準與價值觀,隨著時間經過而自然形成組織一致的現象。企業透過管理者或員工在同業間的轉任,將舊有的規範與價值觀帶入新組織。另外也可透過專業學術單位中學的規範與價值觀,透過公司內部訓練課程與發行刊物,向員工宣導觀念,因為這些非直接的影響,同一產業中的組織,漸漸發展出對環境類似的看法。
雖然同形化有助於新創與成長中的組織提升穩定性與正當性,但也存著一些缺點。例如,企業內的組織學習內容可能過時或缺乏量身訂做,創造效能。甚而,模仿的壓力也將降低整個產業的創新水準。因此,面對環境變化快速的時代,人資部門應該要思考企業如何塑造本身的差異性,發展核心能力,才能獲得持久性競爭優勢。
本文由 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想知道更多好文請看:
◆ 【人資經驗談】如何建立起信任感|擔任員工關係,怎麼讓員工願意對你講出真心話?
◆ HR資遣初體驗之「人情世故」的眉眉角角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