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64
置頂

人才市場供不應求,HR 如何幫助企業應對人力短缺?

在勞工權益被廣泛重視的今日,工作者益發重視雇主提供的勞動與薪酬條件,例如近期引起討論的「周休三日」議題就是佐證,在企業面臨人力資源有限、員工福利福祉標準提升、招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思索如何透過「退休人力的再運用」與「進行工作盤點與職務再設計」,方可以為用人緊縮的窘境、策劃可以實質「解渴」的方針。

人才市場供不應求,HR 如何幫助企業應對人力短缺?-360d才庫事業群
▲企業即戰力 吸引退休人力再出發(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360d才庫事業群資深顧問 吳文龍

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周休三日的提案連署達標,政府須做出回應…。」筆者以一位長期關心台灣企業與勞工關係的專業顧問之立場,就這項議題來探討台灣目前的職場環境與人力資源,以其他方面的觀點,尋找台灣企業生存與勞工權益平衡需面對的挑戰與問題。

後疫情時代,疫苗與公衛手段的介入,使得疫情稍緩,各國紛紛解封國境恢復過往的商貿,世界的經濟環境好不容易看到曙光;然烏俄戰爭、地緣政治、世界供應鏈的版塊紛紛進行移轉與重建,等到春燕的企業卻仍然處於不確定的變動因素,且面對著接踵而來的挑戰!

「周休三日」這個受爭議關注的議題,肇源於冰島與部分歐盟已開發的國家,宏觀來看試行的這些國家其經濟基礎、國民教育水平、社會福利、國家稅賦以及關鍵勞動力…等,在世界相關指標排行中均屬前茅,這些國家試行勞工工時縮減的計畫,該國政府除已掌握國家競爭力條件的關鍵要素外,也與企業、勞工取得企業保證獲利與勞工工作承諾等勞資的議合與溝通,絕非靠一紙行政力或公投結果產出的政策。

人才市場供不應求,HR 如何幫助企業應對人力短缺?-360d才庫事業群推薦閱讀:台灣缺工背後的 4 個關鍵議題:年輕人沒有不工作,只是不幫你工作

再看近年台灣的狀況,少子化及步入超高齡社會結構,每年進入勞動市場的人力已無法供應企業發展需求,同時社會被「早退或屆齡退休」的氛圍影響,加上引進外籍人力政策的限制,使得勞動市場出現極大的缺口,政府也將人力資源視為國安層次問題、亟待解決;此時產業也面臨競爭轉型的掙扎。台灣:產業結構以中小及微型企業佔絕大多數外,多數產業仍多須靠勞工投入,而如何進行數位轉型或自動化,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及提升勞工數位力,則是當下企業本身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這些年來,台灣受經貿大國貿易戰所箝制波及,因人力資源不足,導致出現產業擴展策略與人力供給上極端傾斜;是故「周休三日」這項議題反倒不如企業「搶人大戰」來得重要!

針對少子化的社會現象,雖然政府提出多項利多政策,然對短期人力缺口補充緩不濟急。倒是對於前述「早退或屆齡退休」的即戰力人才的統合,能如何有效延緩與再運用、則是可以多著墨於此,茲對此提出企業與勞工兩端的意見供參考:

企業端

A. 重新盤點與工作設計:

首先企業可重新盤點有哪些工作可以進行切割或者重新進行工作設計,以符合中高齡工作者或其他員工;過往企業多以績效方式思維進行工作設計,務期將效率、效能極大化,然對中高齡工作者可能對如此的工作內容會產生體能或精神上的負荷,因此企業可透過盤點某些業務或工作做適當切割或再分工;當然也可以將工作時數做部分的調整,以接力方式完成,如提供中高齡工作者每天上班的工時可自由選擇。

B. 人員晉用制度彈性化與中高齡任用激勵:

人力爭搶時代,企業宜廣開招募徵選大門,除從多管道引進新血外,不妨從中高齡或二度再就業中挑選有經驗的人,這些對象除專業經驗外,對職場的環境熟悉與運作都是可堪任,主管無需過度管理階層年齡低於聘任的員工,而擔憂管理上的問題;另為延緩中高齡員工「屆臨」離開職場,企業可以調整或設計屆退留任的激勵方案,提供「資深」員工自行挑選企業內想發揮或延續工作的職務,設計延緩退休的激勵措施,讓員工可在企業內人盡其才。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