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00
置頂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

隨著人工智慧等顛覆性技術的快速發展,數位轉型正席捲職場,甚至影響整個公司的結構。在科技業尤其如此,在 Covid-19 疫情過後,許多公司正努力採用新的策略來優化服務,並改善客戶體驗。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等顛覆性技術的快速發展,數位轉型正席捲職場,甚至影響整個公司的結構 (Image by freepik)

辦公室 vs. 遠距工作

疫情時代過後,工作和個人生活間的界線變得模糊。現在,在疫情趨緩的現在,科技產業與員工仍對哪種工作模式,更符合生產力原則而爭論不休。

包括戴爾科技、谷歌等行業巨頭,都曾強制性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卻遭到了員工內部的強烈反對。同樣,Salesforce 和亞馬遜也都曾公開表示,希望員工重返辦公室工作。此衝突也導致資歷更豐富的員工常另謀高就,甚至帶走一些有價值的人力資本或生產力工具。因此,企業在衡量決定時,也該仔細權衡員工偏好與市場機會。

完全遠距工作、混合與全職辦公室工作各有優缺。遠距工作可能會模糊員工對於休息和工作的界線,而完全辦公的環境,卻可能不適合需要帶孩子的員工,甚至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導致倦怠。

企業正走向平衡

根據 Flex Index 的統計,2023 年 6 月時,有 38% 的科技公司雖設有辦公室,但不強制員工前往;而 37% 的辦公室則是完全遠端。相比之下,只有 18% 的公司採用結構化的混合模式,規定員工的上班日期。

許多科技公司投資更多心力設立辦公室,希望員工意識到一個能定期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間,是非常有價值的,即使他們沒有規定的辦公日。報告顯示,現在,規模超過 500 名員工的科技公司,大多都轉向了結構化程度更高的混合模式,這意謂著員工每週平均在辦公室只需要待 2~3 天。

這種巨大的轉變顯示,企業開始優先考慮員工偏好和業務需求之間的平衡。 Gartner 於 2024 年 5 月發現,近三分之二的員工發現他們在遠距環境中工作效果最好。

資料來源:Technology Magazine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遠端工作成趨勢 優缺點與建議心法一次看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遠距工作大勢所趨?2024 年企業如何應對?


編譯/高晟鈞,原文〈該不該回辦公室 科技業為何還吵不停〉,本文由 科技島 授權轉載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人事助理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科技巨頭的兩難:辦公室vs.遠距,誰才是生產力新解?-AI人工智慧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