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3509
置頂

【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

掉在醫療體系外的緊急救護員

【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武漢肺炎
▲消防局救護員負責將疑似病患載送到醫院,卻是防疫體系中被忽略的一群人。(攝影/許𦱀倩)

無奈的是,這起事件就算再來一次,以現階段的防疫狀況,陳冠宏也無法做出不同的選擇,一切還是會重演。因為關鍵不是他的專業判斷或處置出問題,而是防疫體系沒有連線。

這次疫情中,舉凡鑽石公主號旅客回國、居家隔離者、里幹事處理的居家檢疫者等,這些高危險族群只要出現症狀,就會從 1922、各地方防疫專線,或民眾自行 119 報案,三方管道,但最終由消防局救護員負責將疑似病患載送到醫院。他們站在第一線,卻因主管單位不同,而成為被忽略的一群人。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副理事長李宗吾就在媒體投書〈防疫之戰下被忽略的緊急救護體系〉,提及消防體系沒有與中央連動,每天隨著疫情延燒,救護員成為院外感染的高風險群。

「消防聲音小,不易被聽見,」簡鈺純無奈地說。

台北市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侯勝文也指出,消防局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消防署、醫療機構主管機關是衛福部,而內政部與衛福部屬於平行部會。儘管救護員從事很多醫療行為,卻無法跨部會受衛福部管理,這讓第一時間許多衛福部制定的醫療相關政策,都難以同時連動到消防體系的救護員

「尤其,這次的疫情又以衛福部主導發布消息,內政部的聲音不大,」簡鈺純說,消防署更是內政部之下的單位,聲音更難被聽見。

醫界也認為,防疫不應漏掉消防系統。與消防單位合作密切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指出,防疫政策應該要有基本原則和彈性,公衛和傳染病的專家提出專業意見,政府考量國家整體資源做出決策,「其實台灣做得還不錯,但戰役還沒結束,戰略應該隨時調整,」而消防救護這塊,應要和醫療體系一併考量。 


防疫落差1:誰是高風險病人?醫師刷健保卡、救護員靠民眾良心

COVID-19 疫情風暴下,維護「救護體系」的穩定,是不讓疫情失控重要的關鍵。台灣因全民強制納保的健保系統,首度以健保卡勾稽有中港澳旅遊史及確診病患的接觸者,讓醫療院所插卡就能掌握高風險對象,避免患者未明確告知下,醫療人員亦能第一時間了解患者的風險。但同在「救護體系」最前線的119,資訊與防護均未在政府架設的「防火牆」內。

醫療機構可以靠刷健保卡獲病人旅行史和接觸史,消防局的救護員只能靠病人的誠實。

【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武漢肺炎
▲台北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除了大型螢幕隨時關注新聞及疫情動態,每位派遣員面前有6個螢幕,顯示救護車待命、地圖定位等資訊。(攝影/陳曉威)

《報導者》實際走訪台北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實際見證戴著耳麥、正襟危坐的派遣員 ,直盯著眼前 6 個螢幕上剛派出不久的救護車資訊、地圖定位;119 電話幾乎響個不停,派遣任務一個接一個 。

「現在是防疫期間噢,我們會多問你幾個問題。最近有沒有從國外回來?有沒有發燒或咳嗽?工作是什麼?身邊有人有症狀嗎?」 任職 6 年的蘇姓派遣員,手裡拿著一張「防護應變指引」條列,快速而清楚向報案民眾確認問題,再按「 TOCC(發燒感染評估機制)(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勾選有無呼吸道症狀或發燒的選項,下一秒派遣單傳送到第一線消防分隊,按照上頭的防護判斷,救護人員得以穿上相對應的防護裝備,出發執行任務。

為加強防疫及自保,救災救護指揮中心自行研擬出派遣員需要詢問民眾的 11 個問題,再列好 10 種可能的回答組合,派遣員只要透過標準化答案,選擇符合的組合,第一線救護人員就會收到建議的防護等級,出發執行任務。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