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異」不成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根據調查發現,女性透過自行服用止痛藥佔比最高,其次依序為物理性治療 (熱敷)或沒有處理為主。然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因此,若使用止痛藥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就表示止痛藥已經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應至婦產科找出明確病因並尋求專業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重患者生活品質慢性長期治療為目標
洪煥程秘書長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說明,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兩種,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常使用的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可抑制雌激素分泌,但會有體重增加及長青春痘的副作用;停經針(自費),可阻斷女性賀爾蒙分泌,但有骨鬆風險及更年期症狀;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屬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可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讓異位病兆萎縮,可長期使用,缺點是前幾個月會有點狀出血現象,副作用較少,患者普遍接受度高。
洪煥程秘書長根據韓國及日本長期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 69% 降低至 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 1~3 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
328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 全台女性「防異」大作戰
最後,陳怡仁理事長呼籲,今年 3 月 28 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防異」大作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首要目標,若出現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時,應提高警覺辨認經痛類型,並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透過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來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睡覺時有這徵兆,小心你的心臟瓣膜也出問題!醫師告訴你:為何「瓣膜脫垂」這麼危險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避免「防異」破口!經痛差異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