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767
置頂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

Q3:採用不同製作方法的疫苗,品質有差別嗎?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COVID-19

【關鍵重點】流感疫苗保護力平均約3到8成,施打兩劑或增加佐劑可增強效果

流感疫苗長年以雞胚胎蛋作為製造材料,不過近年科學家發現,感染人類的「H3N2型」流感病毒,在適應雞胚胎蛋(即讓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株,在雞胚胎蛋上複製,以利疫苗產製的規模化。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解釋,流感病毒的HA會與細胞上的受體「唾液酸」結合,進而進入細胞。不過,哺乳類細胞與禽類細胞的唾液酸,可鍵結位置並不相同,這也是病毒不易跨物種傳播的原因。因此,要讓感染人的病毒「適應」雞胚胎蛋,對病毒來說也會成為生存壓力,促使變異發生)的過程中,抗原可能發生胺基酸變異,進而導致疫苗保護力(並非打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會涉及個人體質、疫苗採用株別與流行株是否吻合等問題。疾管署援引國外文獻指出,流感疫苗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至90%的保護效果,即100人中有70至90人不會在該流感季罹患流感。老年人方面,則可減少5至6成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成的死亡率)下降。

科學家們嘗試改以哺乳類動物細胞來製作疫苗,例如使用猴腎細胞(Vero cell)或犬腎細胞(MDCK cell)來量產病毒,這樣的製作方法,也被認為與野生的病毒株較接近。雖然成本比雞蛋來得高,但當禽流感爆發、可能出現缺蛋危機,或出現雞蛋過敏疑慮(過去常有雞蛋過敏者不宜施打疫苗的疑慮,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分析,儘管疫苗是用雞蛋所製造,但以現在技術來看,其經過純化程序,實際成品中雞蛋的成分應該已經非常少,殘留量也一定要在標準內才會被通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歷史上的確發生過對於雞蛋嚴重過敏的個案,不過其發生率其實很低,目前對雞蛋過敏也不再是打流感的禁忌,實務上醫院會在施打疫苗後,請接種者觀察30分鐘,若有急性過敏反應,醫療人員便可迅速處置)時,可作為備案使用。

目前台灣有4種廠牌的流感疫苗,分別是賽諾菲、國光、葛蘭素史克、東洋。其中台灣東洋代理、由澳洲疫苗廠Seqirus研發的「輔流威適四價流感疫苗」(Flucelvax Quadrivalent)就是採細胞培養方式製造。但不管是哪一種製造方式,效果被認為差不多,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平均為30%到80%。

COVID-19疫苗則是今年世界各國疫苗廠商戰爭。傳統減毒/死毒疫苗採用打進整個病原菌的製作方式,製程必須嚴謹、耗時相對長,一旦出現失誤,就等於是將病毒打進健康人體內,風險極高,目前僅中國、印度以此方式研發。

已上巿的mRNA疫苗,目前初步看來效果不錯,保護力超過9成。新的研究也指出,莫德納疫苗的抗體至少能保護4個月,隨著英美上市施打,抗體保護力能持續多久仍要觀察。

另外由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重組病毒疫苗,可望成為第3支上巿的新冠疫苗。該疫苗是將弱感染性的腺病毒當作載體,放入COVID-19抗原基因打進人體。這類做法複製速度快,容易在短期內大量施打;但缺點是,腺病毒也是病毒,人體本來就容易感染腺病毒,許多人身體裡早有抗體,疫苗就容易被原本體內的抗體中和掉,因此免疫反應不如mRNA。AZ公司日前發表研究結果,疫苗免疫力效果約在7成左右。不過,以腺病毒做疫苗研發,過去使用在其他病毒預防上,皆未成功(1999年時,賓州大學針對一罕見疾病,利用腺病毒進行基因治療,其中一高劑量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並死亡。2007年、2009年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開發的HIV疫苗,也使用腺病毒來作為載體,但最終以失敗收場。過去事件,採用的是會感染「人類」的第五型腺病毒(adenovirus type-5, Ad5),這次AZ與牛津大學合作的疫苗,則採用複製有缺陷、會感染「黑猩猩」的腺病毒,背後也許就有安全考量。腺病毒疫苗安全性,科學家仍持續觀察)

台灣3家本土疫苗廠商,是採用次單位的棘蛋白疫苗,選擇病毒的片段來引起免疫反應,免疫反應通常較弱,這類疫苗通常會再加上增強免疫效果的佐劑。目前都僅在第一期臨床試驗,效果仍待觀察。

Q4:為何流感疫苗保護效果時好時壞?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COVID-19

【關鍵重點】病毒容易變異、病毒預測的精準度,都會影響疫苗效果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約每百萬次複製就會出錯一次,因此十分容易變異。

流感病毒可以區分為A、B、C、D(A型流感病毒被發現可感染人類、豬、雞、鴨、馬、鯨魚、海豹;B型可感染人類、海豹;C型可感染人、豬,但症狀輕微;D型目前只觀察到感染牛隻)四型,其中A、B型會引發季節性流行,A型病毒則可跨物種傳播,一旦發生基因重組,可能引爆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的地方是外套膜上的HA、NA兩種醣蛋白,HA(血凝集素(hemagglutinin),目前已發現18種,讓病毒得以附著於宿主細胞)、NA(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共有11種,讓病毒完成複製後脫離細胞)也是引發人體免疫反應的抗原,一旦發生胺基酸變異,就可能使得疫苗保護力打折。

「容易變異」的特性,使得流感疫苗多年來無法「打一劑保終生」,而是必須不斷改良,更要預測未來流行的病毒株、每年抽換疫苗成分。過去疫苗技術只能涵蓋「2A1B」、即2種A型流感病毒秼和1種B型流感病毒種的三價疫苗,因此疫苗效果得靠運氣「今年有沒有猜中病毒株」。

1980年代,B型流感病毒演化出「維多利亞株」(1987年首度被分離)、「山形株」(1988年首度被分離)兩種分支,維多利亞株原本只在東亞地區被發現,2000到2002年卻開始在北美、歐洲出現並擴散全球。這代表:全球同時會有2種A型(H1N1、H3N2)、2種B型流感病毒(維多利亞株、山形株)在流行。不過當時只有三價流感疫苗,萬一各地流行的B型病毒株與WHO預測不一致,疫苗保護力便大打折扣。

2008年,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全球頂尖科學家簽署協議、成立「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開放各國共享流感病毒的資訊和數據,希望提高疫苗預測精準度。今年COVID-19大流行,該平台也擴大開放新冠病毒的資訊共享,各國都把境內COVID-19確診病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丟上去,結果也發現,新冠病毒持續演化、變異,且已可分成6大類。

目前看來,儘管新冠病毒同樣屬於RNA病毒,變異度較流感病毒稍低,只是小規模的胺基酸變異、抗原沒有顯著變異,尚未如流感病毒演化出不同亞型。然而,疫情爆發至今僅僅一年,未來新冠病毒是否出現顯著抗原變異,仍待時間觀察。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