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072
置頂

腹痛、出血、嘔吐… 莫輕忽

一位70多歲的老婦人因血便而住院,由於以胃鏡、大腸鏡、斷層掃描、血管攝影都找不出明顯的出血點,其也因住院使得病情獲得改善,而拒絕接受進一步開刀就決定出院,但返家後不久卻又因大量血便送至急診。
此次,其同意接受單氣囊小腸鏡之檢查,才發現在小腸遠端有一個
3公分的腫瘤。經確定為罹患腸道基質瘤出血後,以開刀治療並順利出院。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
張經緯醫師表示,腸道基質瘤腸道基質瘤的發生率約十萬分之13.4,而出現在小腸的機率約為30%。由於基質瘤有轉為惡性腫瘤之可能,一般而言,若長出超過2公分以上的腫瘤,都會建議病人必定要根除以治療。
張經緯醫師提醒,許多小腸疾病因為症狀不明顯,所以不易察覺。但若持續有腹痛、出血、嘔吐、貧血等症狀,即使在接受大腸鏡X光斷層掃描等檢查後,未發現明顯之病灶,也不要掉以輕心,仍需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以確保健康。
張經緯醫師指出,由於小腸的檢查會受限於其彎曲迂迴之構造,即使加長內視鏡的長度,也只會讓管線在小腸內繞圈而無法前進,甚至有戳破小腸的風險。
張經緯醫師表示,若利用雙氣囊或單氣囊小腸鏡,使其讓氣囊收放以在小腸內前進,只要經過口及肛門兩處,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小腸檢查。不但使診斷率提高,且操作時間亦變短。

來源:台灣新生報/【記者王柏楊/台北報導】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