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575
置頂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COVID-19

文字/陳潔、設計/林珍娜、監製/楊惠君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短短3個月襲捲全球逾百個國家, 一隻全新的病毒和新興疾病在世人眼中形成,面對新的考驗,不僅各國衛生政策、防疫措施要快速應變,新的病毒壓迫下,也給科學推進新的刺激。

為什麼沒有症狀也會傳染?為什麼同一個疾病有多個名字?天熱究竟會不會成為病毒消失的關鍵?WHO為什麼這麼遲才發布「全球大流行」?英國提出「群體免疫說」有沒有道理?緊急傳染病爆發期間為何不要自行就醫?COVID-19開啟了許多公衛與病毒的新認知。

《報導者》繼《關於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10個關鍵知識》基本懶人包後,再整理、推出「10個為什麼」的進階知識篇,由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以及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張齡尹一起為讀者解答,深度透析這隻新型冠狀病毒的習性與變化,以及各種防疫手段的背景與意義。



Q1.為什麼病毒與疾病命名變來變去?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COVID-19

2019-nCoV、COVID-19、SARS-CoV-2、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病毒、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光是名字,這個新病毒和疾病就話題不斷。其實,眾多名字可分成三大類:病毒名稱、疾病名稱、疫情俗稱

2019-nCoV、SARS-CoV-2為病毒名稱。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透過病毒基因序列確認,「武漢肺炎」元兇是新型冠狀病毒株,以病毒命名的慣例「年分加種類」,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認為,2019-nCoV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重新把該病毒定名為「SARS-CoV-2」。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則是這隻新型病毒引發的疾病名稱。以SARS為例,當年病毒基因定序費時較長,先有疾病名稱、即「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再將新病毒命名為SARS病毒;這次則是先有了病毒名稱、再進行疾病命名。

台灣1月15日將2019-nCoV引發的疾病納入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定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月11日WHO正式將疾病名稱統一為「COVID-19」,其中,CO指冠狀(corona)、VI為病毒(virus)、D則是疾病(disease),19是2019年,創造出一個組合式的新名詞,是希望能去除以地方命名的汙名化爭議。

由於這個全新病毒引發的疾病,最早在2019年12月由中國武漢傳出,當時在病原不明下,被簡稱為「武漢肺炎」。但過去因「豬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等命名激起宗教反對、屠殺動物等負面影響,因此,2015年WHO即發表建議命名指引,不再以地名或特定對象命名,不是此次武漢肺炎後才做出的決議。

但因病毒、疾病名稱各異且複雜,各國官方為疫情發布及說明,更方便與民眾溝通,又採用不同的「俗稱」:如中港澳簡稱「新冠肺炎」、歐洲常用「新冠病毒」( SARS-CoV-2 )、台灣疾病管制署則使用「武漢肺炎」一詞。


Q2.為什麼檢測方式會不同?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COVID-19

2月8日麗星郵輪「寶瓶星號」返抵基隆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全船1,738名旅客進行發燒篩檢,其中128人採檢送驗,4小時完成病毒核酸檢測(RT-PCR)(全名為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 (反轉錄酶PCR),其技術原理簡單來說是將一段待測的RNA序列經反轉錄酶的作用轉錄成cDNA,再利用PCR技術將基因片段以幾何級數倍增的方式增加到數十萬倍,所形成的PCR基因產物經一種叫Ethidium bromide的化學物質作用,利用其會與DNA嵌合,經紫外燈照射時會發出肉眼可見的螢光,即在電泳膠片上會呈現具有特定分子量的PCR基因片段的產物。簡單來說,就是比對疑似感染者的檢體與SARS-CoV-2病毒的基因序列,陽性代表確診。資料來源:施木青),全數陰性,完成重要檢疫任務。但中國河南大學及美國生技公司BioMedomics都曾發布新聞表示,推出新冠病毒快篩試劑組,10到15分鐘就可得知結果。中研院還曾用血清抗體、協助台灣首名死亡病例白牌司機疑似感染源頭的檢測。 

PCR、快篩、血清抗體,究竟有什麼不同?檢測的意義又是什麼?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