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3409
置頂

貶值的醫療專業──診察費被剝2層皮,問診愈仔細、做得愈心酸

為何醫師拿到的診察費給付近20年不變?

2002年西醫醫院總額預算支付制度(總額預算支付制度是指付費者與醫事服務提供者,訂定範圍的醫療服務,預先以協商方式,訂定未來一年內健保預算總額,藉以控制醫療費用於預算範圍內。目前台灣健保總額共分為牙醫、中醫門診、西醫基層及醫院。)上路後,其實每年總額會反映物價指數變化,「就是要讓醫院依物價變化反映在醫師薪資和收入上,可是我們卻沒有去用物價指數來調整支付標準,所以才會近20年來,除了特定診療以外,基本診察費給付都沒有動,」李玉春解釋。

醫師的薪水極其複雜,每一家醫院計算主治醫師薪水的方式都不同,甚至同家醫院的醫師,也會受到科別、年資、績效、教學等情形而分配薪水比例。

一名新光醫院醫師表示,私人醫院的醫師底薪從2萬多到7、8萬元都有,底薪以外,「剩下就是做多少、算多少」;公立醫院偏向公務員,底薪較高、業績占比就較低。有些醫院會設立「天花板」,當醫師賺的錢超過上限,溢出的金額會被打折扣後,還是要回流給醫院。也就是,醫院業績愈多、可以領到愈多健保給付;但醫師看愈多病人、收入不見得直線成長。

私立醫院協會祕書長吳明彥公布長庚醫院的PF公式:醫師每看一個門診病人,約可拿健保診察費的7成;一個手術則可拿手術費用6成。他認為,若以這樣的比例計算,與多數私人醫院醫師薪水配比相去不遠。

貶值的醫療專業──診察費被剝2層皮,問診愈仔細、做得愈心酸-門診診察費

調高基本診察費,究竟誰反對?

診察費偏低,是健保制度的問題?還是醫院剝削?

陳亮甫認為,醫院算給醫師薪水的項目很多種,門診診察費是其中之一,「每一項醫療行為健保都有給付,最後還是要看醫院怎麼分配,」診察費雖不是醫師收入裡高占比的部分,但健保核給的診察費偏低是事實,「如果看一個病人就值200多點(指健保給平均付價),就有點鼓勵大家,這(看診)也沒有多少錢,醫師大可不用花太多時間看病。」

由於健保是將費用給付包裹給特約醫院機構,連醫院的設備、人事成本都在內。「醫師門診看一個病人或動一個手術,最終可以拿到多少錢,是醫院拆帳決定的,」健保會學者代表、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盧瑞芬表示。

盧瑞芬指出,「當醫學會的醫師代表被健保署邀請去開會時,他們的心裡也很無奈,因為所有費用標準、分配都是醫院決定的。那專科醫師來開會要講什麼?他們只能去確保,自己科別的價值沒有被低估,其他的根本不知從何說起。」

李玉春解釋,診察費分為基本診察費和特定診察費,急重症和兒科的這類特定診察費持續有調升,但基本診察費等影響面較廣。以2017年為例,門診申報件數達3.6億件,每調10塊錢、就是增加36億元,瓜分掉總額,所以大家很不願意去調診察費,但「對醫師的所得來講,日常最例行的工作就是診察費。」

2015年後,健保署每年要求醫院把物價指數拿出來調支付標準,醫院也不樂意,「因為他(醫院)覺得這是他的錢,而支付標準沒有調,就代表醫師的薪水會被凍結,」李玉春也為醫師抱不平指出,以健保署公布的2018年醫院財報,林口長庚醫院盈餘78.41億元、台大醫院24.23億元、中國附醫21.9億元、台北榮總19.65億元,「不少醫院還是有很高的盈餘,為什麼要這麼苛刻醫師?這和醫院的營收利潤比較,合不合理呢?」

醫師診察費偏低,是健保改革長年被關注的事,多年來一直有專家建議,效法美國採「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相對值」(Resource-Based Relative-Value Scale,簡稱為RBRVS制度),把診察費直接給付給醫師。2004年、2013年台灣各進行過一次RBRVS試辦,但兩次都失敗收場。負責規畫此計畫的李玉春說,「當時我們向健保署提出方案,只要有花費較多時間完成診療,不分科別,健保就須給付較高的報酬,將醫師診察費提高到900元。」

但醫院不支持,「提高醫師診察費後,醫師就會跟醫院要求加薪,」曾任健保局(現改制為健保署)前總經理張鴻仁指出,一旦拉高診察費,醫院的醫師費制度(PF)都要重新算。

2017年,現任衛福部長陳時中甫上任時,健保署再度在健保總額協商會議中提案,保障醫師、護理師、藥師等診察相關費用的健保給付點值固定在1點1元,同樣遭到醫院代表反對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