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043
置頂

明明很努力,升遷加薪卻沒你?比起埋頭苦幹,你該學會4個「不可替代性」

明明很努力,升遷加薪卻沒你?比起埋頭苦幹,你該學會4個「不可替代性」-HR
▲職場從不缺有能力的人,而是缺有「主人翁精神」的人!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趙德昊

越埋頭苦幹的員工,越容易被拋棄

華裔藝術家陳志勇的新作《蟬》,講述了一隻來到人類鋼筋水泥世界的蟬,在打拚中迷失自我的故事。

他像人類一樣,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小格子間裡任勞任怨地工作,他是一名資料輸入員,十七年來,沒有犯過錯誤,沒有請過病假,也從沒有融入到人群之中,他的工作得不到認同,他忍受著同事們的霸凌,得不到應有的福利待遇,也沒有得到任何晉升。

故事的最後,沒有工作、沒有家、沒有錢的蟬,走向了摩天大樓的頂端......

書中的蟬,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的縮影:沒有過人的才華和能力,做著最底層的工作,出賣著自己的時間。

但是,由於可替代性太強,沒有多少競爭力,自身隨時有被淘汰的風險。「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拿來工作了。」魯迅先生恐怕沒有料到,他的這句話,真的在當今職場應驗。

大企業的高工時已成家常便飯,職場上的年輕人們,沒有太多時間花在思考和成長上,每個人都拚命地讓自己忙碌起來,被動地聽從公司的安排,生怕一不小心就遭遇裁員危機。

但即使已經非常拚命,大多數職場人仍舊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缺乏核心競爭力,不可替代性弱。由於沒有太強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拚命讓自己忙碌起來,妄圖用工作量和工作時長,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殊不知,這樣是非常錯誤的。機械地重複低價值的勞動,只會過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卻無法讓自己從中得到提升。

「羅輯思維」的主講人羅振宇曾說:「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那麼,所謂的不可替代性,到底是什麼呢?

1.職位的稀有性

比如:如果老闆可以從履歷中,找到一個薪資要求是兩萬五的人,來替代你的工作,那麼你的價值最高就是兩萬五。

但如果你處於區塊鏈行業,就大不一樣了。由於前幾年處於風口,對人才的需求量極大,但是有相關經驗的人極少,直接導致很多只有一年相關行業從業經驗的新人,就可以拿到二十五萬月薪,雖然他們在此之前可能並沒有創造過任何價值。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