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老闆主動找你談升職、加薪?HR專家教你完美的「職場升職計」
動腦時間:年末又要到了,你也想要加薪、升職過個好年嗎?
讓職場專家和企業HR教你完美的「職場升職計」吧!
▲如何讓老闆主動找你談升職、加薪?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楊仕昇
完美職場升職計
對於正式跨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世代,事業進入新階段最明顯的標誌莫過於升職加薪。究竟要成為怎樣的員工才能讓老闆會主動找你談升職?面對升職機會,如何巧妙的爭取?職場專家和企業HR建議,完美的「職場升職計」包括以下幾點:明確職業發展規劃、業績出色、經驗豐富,又能運用正確策略與主管溝通,並表現自己。
1. 職業規劃
付兵一九八〇年出生,英國留學回來後,從上市公司到主機板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再轉戰美國NYSE的上市公司的總部,職位則從法律部普通員工,到主管,再到更大企業的主管,最後成為總經理,職位提了兩級,薪資翻了四倍。
付兵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計畫有明確目標,而且在每次應徵面試時,他都會跟面試官探討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並詢問在該企業可能的職位晉升空間。在他看來,升職的祕訣其實很簡單,就是「踏實工作,創新工作流程等等,另外就是繼續讀書充電,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為人處世」,付兵舉了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公司內訓輪到我的部門主管去,但主管想休假,而且以前類似的培訓已經有很多,那就自己頂上去參加一週的集中培訓」。付兵說,雖然外商大多有完善的機制,但升職更重要的因素還是直屬上司。
雖說升職是以老闆意志為主導的事情,但員工首先應在本職崗位上有出色的業績,甚至超出老闆的期望。在這一前提下,學會適時、主動來展現自己,讓主管層對自己有更好的了解和認可。
2. 驕人業績
一九八五年出生的徐莎在目前這家公司的財務部已經工作了三年。前段時間部門主管離職創業,部門就剩下她一個人,主管的位置一直空缺,馬上就要有新員工上班,徐莎猶豫著是不是該在新員工到職之前和經理談談升職。
經理不常來公司,部門工作都是由主管安排,徐莎一直覺得埋頭做事,把工作放第一,和經理的熟悉程度也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問好。所以,一想起要跟經理要求升職,徐莎心裡非常緊張,一是怕經理不了解自己的業務水準,另外一方面是擔心主管跟經理關係不好,而且主管離職創業多少也利用公司給他的職位和權利,經理會不會「厭屋及烏」。
其實這正是表決心的時候,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表明自己認同該公司和老闆,表明未來也會珍惜這個公司和升職機會,給老闆吃個定心丸。可以把平時的工作記錄、階段性總結、曾完成過哪些重要專案或工作等列出來,出色的業績是最佳證明。
3.迂迴升職
研究所畢業後在房地產公司做企劃的許芸做事活力十足有衝勁,管理和業務能力很強,入職四年,與辦公室裡的老員工相比,還算是個新人,雖然工作做得最多,升職名額卻一直沒她的份,因為主管不喜歡她的處事方式。
許芸覺得遇上一個不投緣的主管,正好公司銷售部因為業務拓展正要擴編人員,許芸想迂迴一下,想辦法換個部門試試,因為銷售部的主管好幾次誇獎過她辦事俐落,考慮了幾天,許芸看準了一個恰當時機,和銷售部門主管表明了調職的意願,主管很歡迎,當即表示調動事宜全由他出面籌備。半個月後,許芸收到調職加升職通知單。
借助協力廠商力量達成升職目標是個很好的途徑。透過與協力廠商的溝通,可以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力量,也可以是跟老闆親近的人,告訴老闆,你有升職的意願,而且具備承擔更高職位的能力,「借他人之口」達到加薪升職的目的。不過,操作時切忌「走樣」。此外,協力廠商的選擇也很重要。該案例中,許芸升職成功與否取決於該協力廠商主管的溝通技巧,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員工的成功離不開團隊中每個人的配合與支援。因此,團隊精神也是能否擢升某個員工時重點參考的因素之一。看其是否能為企業的整體利益有效的協調、溝通其他部門,或是幫助團隊中其他員工發揮自身特長,以保證公司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此外,我們還會關注員工是否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否有計劃性,是否善於總結,是否能透過工作不斷了解認識自我,同時具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計畫。
制度開明的企業都會鼓勵員工明確表達職業發展興趣目標,反對那些表面沒有非分之想,但內心卻極度渴望升職的做法。比如我們會鼓勵員工跟上司保持溝通,除每年的review之外,鼓勵員工在午飯或工作之餘跟上司溝通自己的想法,並透過正當途徑申請升職,之前可以先了解企業有哪些職位空缺,給上司一個建議,即使不同部門之間也是可以的,但不鼓勵為升職討好上司。
首先,提出升職請求不是丟臉的事。評估員工的發展潛質,有一個指標就是該員工是否有上升的願望。被拒時,員工要冷靜分析是什麼原因:是因為自我認知不夠,還是因為公司目前沒有合適的機會,然後再考慮怎麼做。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企業是否重視人的發展,如果是,那麼金子總是會發光;如果不是,考慮自己為什麼選擇在這裡工作,有沒有除了升職之外更加吸引你的因素把你留在這裡。
總之,不要為了升職而升職,升職本身可能帶來經濟和面子上的好處,但每個人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升職的準備?升職是不是唯一讓自己覺得擁有工作動力的因素?除了升職之外,工作環境,其他形式的發展機會等等,都可能是自我滿足的方式。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職場不友善,你該怎麼辦:寫給年輕人的就業X加薪X升遷祕笈!》,由 崧燁文化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你也加入了「過勞楷模」的行列嗎?教你4招幫自己解圍:學會說「不行」
升你官,對老闆有什麼好處?一窺年末考核時,主管是如何決定升遷的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