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對社會新鮮人說:「可以累積經驗」!年輕人的高離職率其實來自公司職員的雙標
▲在工作時常聽到「年輕的時候辛苦一點也沒關係」的話,前輩們也對他說:「年輕人就算犯錯也沒關係,要大膽地挑戰。」但是在公司裡,英敏小小的失誤被議論紛紛,而同事犯錯卻只被一笑置之。(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作者/磪慧仁
從浪漫到倦怠
我時常受到委託,為剛步入社會的學生舉行關於勞動法令的講座,雖然這已經是我的第三份工作,但由於年資還不長,所以我和其他剛步入社會的新鮮人一樣,有很多第一次嘗試的事,也會擔心周遭對我的評價。因此,我在為剛步入社會的新鮮人構思勞動法相關講座時,也更加用心。
當我苦惱著初次就業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資訊時,我決定把重點放在「辭職」上。我認為,比起進入公司時簽訂工作合約,每天工作八個小時,超過就要獲得延長工時的加班費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擅長辭職」,因為大家都會對第一份工作抱有太大的期待,即使已經內傷到應該離開那裡會更好,卻還是有因為迷戀而無法及時逃離的情況。
我在開始第一份工作時下定了決心,告訴自己無論發生什麼事,至少也要堅持三年才行。第一次進入職場,讓人既激動又害怕,但對我來說,恐懼的成分更大。光是有一個地方願意把我創造的有形和無形產品視為有用之物,我就已經非常感謝,只擔心自己會不會毫無用處而已。
對我來說,第一份工作就是必須順利通過的關卡,我認為只有這樣,我才能順利地度過今後的職場生活。就這樣,我在滿三年又一個月後離開了那裡。對我而言,第一份工作就像是故鄉,因為是第一次做的事情,為了做得更好而費盡心思,過度想要好好表現的欲望令我疲憊不堪,但因為是第一份工作,無可避免地只能這樣。
就像為了在沙漠中生存,而將葉子進化成尖刺的仙人掌一樣,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為了在職場上生存,會以積極的態度努力工作。第一次工作,所以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第一次拿在手上的薪資只會是甜蜜的,第一次獲得的歸屬感很溫暖,第一次感受到工作上的認可和成就很激動,所以沒有辦法輕易放棄。但也因為第一個職場是讓人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經驗和情感的地方,第一份工作經歷的挫折對人生也有著重大意義。
參加為社會新鮮人所舉辦的勞動法講座,會面對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閃耀的目光。從看招聘資訊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開始,入職時必須同時簽訂的工作合約中需要仔細觀察的注意事項、工作時間和最低薪資、特休的基本資訊,還有像職場性騷擾或霸凌等等,並說明可能會利用社會新鮮人的傻勁而發生的危險因素,接著正式以辭職為主題開始演講。考量到大學招牌是就業的基本這個現實,大概可以推算從國、高中時期努力考上好大學,再加上大學畢業準備就業的時間,我們幾乎可以說是花了十年以上埋頭於就業準備。
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但根據韓國就業訊息中心(KEIS)二〇一九年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四十三的青年就業者入職後不到兩年就辭職了,其中百分之二十三更是不到一年就離職。以小企業為例,兩年內辭職的比率接近百分之五十,連大企業的新鮮人辭職率也達到百分之三十五,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當我們經過了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第一份工作,為什麼會不到兩年就離開了呢?
英敏在進入職場兩年又六個月後,辭去了第一份工作。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因為想從事和畢業科系不同領域的工作,還去學習了新的專長,但要就業卻不容易。也許是因為錯過了找工作的時機,英敏從學校畢業之後,也作為待業者生活了很長時間,後來透過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了首爾公司的工作。
英敏在公司裡是最年輕的,沒有任何經驗,相反地,同事們在年齡和經歷方面都是前輩,儘管對英敏來說,一切都很新鮮又陌生,但對他的同事們來說卻是熟悉的事。英敏雖然竭盡全力,但適應起來還是很吃力,因此又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在工作時常聽到「年輕的時候辛苦一點也沒關係」的話,前輩們也對他說:「年輕人就算犯錯也沒關係,要大膽地挑戰。」但是在公司裡,英敏小小的失誤被議論紛紛,而同事犯錯卻只被一笑置之。英敏遲到的話,就會被說連自己的體力都控管不好,不繃緊神經的話,就很容易違反規定,但事實上其他前輩幾乎每天都遲到,前輩們對年輕人的雙重標準令英敏感到畏縮。英敏雖然很訝異,但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所以為了「像個年輕人一樣」,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然而公司職員對社會新鮮人並不寬厚,就因為「你是新人」,所以什麼都說可以累積經驗,然後把麻煩事全推給英敏,並且說「因為你還年輕」,認為他馬上就能適應,不給他任何時間。雖然夢想著堂堂正正的上班族模樣,但現實卻是急於滿足公司期待,因此絞盡腦汁、把自己折磨到即使是馬上倒下也不令人意外。雖然很努力消除那種「如果第一份工作堅持不下去,到哪裡都無法堅持」的挫敗感,但他最終還是迎來倦怠。他的心受傷了,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疼痛,雖然只撐了兩年半,卻帶給他即使過了很久也難以恢復的自卑感,他這段時間以來的努力變得黯然失色,更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無力感之中。
其實如果英敏在對第一份工作的浪漫想像變成職業倦怠之前辭職,也許內心的傷會輕一點。我就是為了像英敏這樣的年輕人,才先在講座上介紹能夠好好辭職的法律資訊。
最重要的是,在心靈受傷之前,你一定要離開。前輩們的雙重標準、不願等待的急躁、利用社會新鮮人衝勁而指派的雜活或過度勞動的盡頭,都會是職業倦怠。勸他離職聽起來可能是不負責任的話,但是在精神崩潰之前,欣然選擇辭職才是守護自己的方法,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一點。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就算社畜, 也要當不吃虧的那一個: 專業勞務士助你合法捍衛權利, 斬妖除魔, 遠離職場鬼故事》,由 寶鼎出版社 授權轉載。
想知道更多好文請看:
◆ 想離職還在苦惱?人資教你「離職判斷」與 4W1H 離職須知&年終完再走常見 4QA!
◆ 越早知道越好的職場生存訣竅|職場黑馬學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