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無世代,企業如何存活?「減法經營」是最好的風險管理
二、成本:瘦身成主流,化固定為變動
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的業界就是高固定費用產業。那些需大規模設備投資的產業,或養許多人的勞力密集產業,這些產業一旦面臨經濟活動停擺,稼動率銳減,就很難撐下去。像是航空、鐵路、鋼鐵等產業,都因此陷入前所未見的困境。
- 外包非核心業務,活化企業總部的維護費
壓縮固定費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讓固定成本化為變動費用化。如以約聘方式與專業導向人才及專家合作,這也是今後的人才戰略主軸之一。此外,企業也可以重新檢視業務,找出應由公司內部執行的業務,把非核心業務全部外包,大刀闊斧地調整工作內容。
巧妙活用外部資源,保持身輕如燕與彈性,是三無世代的基本戰略。如和其他公司共用設備或辦公室等,儘可能地瘦身,這也是現在企業必須做的事。今後如果進一步推動遠距工作,也就沒必要在市中心最高級地段養一間氣派的大辦公室了。象徵權威、大而華麗的企業總部也會在這波浪潮中漸漸消失。
三、獲利:掌握顧客變化,機動應對
強化守備不僅要改變過去的成本結構,能留住現有顧客,不錯失眼前的商機確實獲利,這也是強化守備的重要一環。疫情前和疫情後,顧客的購買基準和選擇方法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了。顧客被迫必須做出改變,所以會用全新觀點,重新檢視誰才是足以支持自己改變的夥伴。
- 先專注在國內市場,透過開拓內需存活
由於各國市場都受到很大的打擊,短期間內還是會以國內產業與公司為優先,提供優惠措施。因此企業也必須重新放眼國內市場,確實開發內需。之前各國企業競相放眼海外市場,但現在應努力發掘內需,回歸國內市場。
以日本為例,受到新冠衝擊最大的觀光業就是一例。赴日觀光客的需求一口氣歸零,但日本 26兆日圓的觀光市場中,赴日觀光客的需求不過占約二成。而且過去前往海外旅行的消費者,也很可能因為追求便宜、距離近、時間短,以及相對安全等考量而回歸國內旅行。現在應該正視眼前的商機,確實獲利。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弱肉強食加速下的未來工作》,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