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對主管唯命是從也不行!職場上要和上司提出「有效意見」記得掌握這4招辦法&分寸!
▲只會對主管唯命是從也不行!職場上要和上司提出「有效意見」記得掌握這4招辦法&分寸!(攝影師:Craig Adderley,連結:Pexels)
作者/殷仲桓、張地
向主管提意見時要把握分寸
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員工都傳統地傾向於服從領導者,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領導者凡事一定比自己高明,事實往往並非如此。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領導者也不可能做到樣樣精通,不一定樣樣強過下屬,他們在某一方面的缺陷往往需要下屬來彌補。作為員工,尤其在自己的業務方面,要能夠主動提出改善計畫,如果每次都是主管提出改進意見,那就意味著你的不稱職。
一貫地對主管唯命是從,曲意逢迎,工作只是等待指令,毫無創意甚至沒有任何見解,這樣的員工要他何用?
小王、小黃和小李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三個人同時應聘一家大公司的市場部,聽命於同一位主管。三人工作能力和表現都不錯,兩年以後都成了部門骨幹。
可是三個人在工作風格上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當主管的決策出現問題時,小王就會視若罔聞,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而小黃往往會直言不諱地當著眾人的面向主管指問題。
如果主管安排的事情有明顯的錯誤,小黃甚至會乾脆不執行。小李則完全不同,當他覺得主管的決策有問題的時候,他會先私下寫一封郵件給主管,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擔心。
如果主管堅持,他也能認真去執行,盡量完成主管的想法。即使失敗,他也主動承擔自己那部分責任,從來不在眾人面前抱怨主管。
三年過去了,主管升職在即,選接班人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小李。
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作中,提出有效意見給主管是十分必要的。但對於主管來說,他又有他的自尊和權威,絕不容外人任意侵犯。既使他錯了,也絕不容他的員工使他沒有面子。所以,向主管提建議時一定要把握分寸,不可魯莽。
1.了解主管的脾氣。
作為員工,要想把自己的見解移植到主管頭腦中,對主管性格、喜好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自己的主管個性是張揚的還是沉穩的?喜歡聽你報喜還是報憂?凡此等等都應當摸清楚。對性情暴躁、自以為是型的主管,談話時注意對方反應,透過表情和肢體語言,判斷他是否接受你的觀點。
如果不接受,別太堅持,讓他真的實行後知道自己錯了,到時候他會更加感謝你,並欣賞你的先見之明。而對聰明睿智的主管,提出意見時不一定非要在辦公室,可以在飯桌上、汽車裡、走廊等不太正式的場合,趁他高興,借著聊天開玩笑,隨口就把意見溫柔地拋過去,讓他心領神會。
2.不要當眾指出。
如果主管錯了,不要在眾人面前指出。畢竟主管就是主管,需要維護其尊嚴與面子,古今中外皆然。
某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主管講話時出了小錯,他說:「今年本公司的合作單位進一步擴充,到現在已發展到56個。」話音未落,一個員工站起來,向臺上講得眉飛色舞的主管高聲糾正道:「講錯了!講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在已達到72個。」結果全場譁然,主管羞得面紅耳赤,情緒頓時低落下來。
即使一件公事的處理,碰巧是主管的錯,他也應該擁有一定程度的被尊重,不可以員工搖晃著誰錯誰就應該受到譴責的旗幟,而不為主管留些情面,更不能事後與同事談論主管的錯誤,用嘲弄的口吻讓流言四散傳播,並用貶損主管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聰明與正確。
如果一定要讓主管知道他的錯誤,你應該在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間私下找主管聊,談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3. 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建議。
製作一份類似申請書的書面資料,而後留出專門的批示處,列上抬頭:「主管批示」。這樣,建議變成了申請,主管會覺得事情仍是他在決策,不會覺得被員工壓制。
同時由於是書面資料,避免了口頭表達可能產生的歧義。而且,由於有專門的批示處,這樣建議一定會得到反饋,無論主管是否同意,主管的意見已經反饋過來了。
4.學會選擇合適的時機說合適的話。
一定要選擇時機,切忌在主管心情很壞的時候或用不妥的方法提出。大多數主管雖然談不上日理萬機,但也非常忙碌,有時還有許多煩惱纏繞著他。
當他心情好的時候,有些建議儘管不太中聽,他還是能接受的;如果他工作沒做好或者家中有什麼不快的事,他正憋著一肚子火無處發洩,你這時提建議,特別是刺耳的良言,那就正好撞在槍口上了。即使你的建議好得讓他不能不採納,但他也不會記著你的功,反而會因為你當時戳到他的痛處而記恨你,甚至找機會給你點教訓。
如果建議對公司有益,最好在開會時提出,但切忌批評主管。你想提出與主管不同的意見,可以在私下裡單獨向主管提。因為別人聽不到,加上你的態度謙虛誠懇,主管肯定會慎重考慮。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主管和善開朗、平易近人,能善待自己的建議和意見,當然,這可能僅僅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作為企業的員工,如果你能少一分對主管的苛求,而對自己建言方法多一份要求,無疑會對公司和主管及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即使是一時有委身於他人之感,時間一久,主管自然會把你留在自己的身邊委以重用。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能者過勞: 失控的職場文化, 天天瞎忙、勞心勞力, 你真的會工作嗎?》,由 崧燁文化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這類員工皆有這一特點?按一下動一下和機器人沒兩樣、職場上小心別做「按鈕型」員工!
職場生存守則:能辦事很重要,但要能「懂事」、具備這一特質才能在職場混出頭!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