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樹大招風!職場上作人別太張揚,在該出力的時候全力以赴,才是聰明的表現!
▲小心樹大招風!職場上作人別太張揚,在該出力的時候全力以赴,才是聰明的表現!(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作者/殷仲桓、張地
做人不要太張揚
才華當然有助於一個人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制它,它有時會變成你職業生涯的拖累,能毀掉一個人的事業和前程。
職場中很多聰明又有能力的人,一朝得意,最終失敗,致命原因通常是恃才傲物,性格過於張揚霸道,親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所以成功對他們來說永不可及。
常言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指的就是這類人。他們往往憑藉自己的強勢突顯於整個群體中,從而破壞了整體的和諧,造成「鶴立雞群」的尷尬局勢。如此這般,受到孤立是在所難免的,更糟糕的是,甚至還會招致殺身之禍。
楊脩天資聰穎,才學過人,深得曹操器重。他官拜相府主簿,替曹操捉刀代筆,掌管相府往來文印。他以體察曹操心計為榮,最終被曹操一聲令下,得到的是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其實,楊脩慘就慘在他的才學過人,深諳曹操心理了。在同僚面前誇耀的同時,卻不知天下強主必多疑,終遭殺身之禍。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流出於岸,水必湍之。」這說明一個人如果太突出太優秀,讓多數人顯得平庸,本身就已很容易遭人暗算了。即使你不想得罪人,也會有人出於嫉妒而暗放冷箭的。
因此,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來說要想避免職場遭受挫折的命運,放下身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個喜歡擺架子的人只會使自己就業之路越走越窄,因為你講究「架子」,計較「得失」,就自己畫了一個圓,限制了自己的手腳,而別人用你也會瞻前顧後、顧慮重重,最後別人會將目光投向他處。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這一點,適應不了工作環境的時候,他們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牢騷滿腹,一會埋怨主管平庸,一會指責環境太差,動輒就把自己的工作失誤歸咎於「無能」的同事沒辦法給予自己應有的配合,總之就是不打擊完所有的人不罷休,最後主管認為你不過是繡花枕頭一個,既沒有多少真才實學,更缺乏良好的團隊意識;同事們覺得你就像得了狂犬病一般,到處亂咬,害人匪淺,於是大家就像躲避瘟疫似的躲著你,試想一下,這樣一來,你的發展空間還有多大?發展機會還有多少?
懂得證明自己的價值固然勇氣可嘉,指點江山、昂揚的氣度固然瀟灑,但是踏踏實實做工作的精神更重要。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清楚自己的實力,知道自己的特長,找準自己的定位。
不要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樣樣全能。在任何部門工作都必須融入到團隊裡去。要學會從底層做起,從普通工作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和突破自己,凡事都不能操之過急,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累積雄厚的實力。
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鋒芒畢露,適當表現一下,偶爾露一下鋒芒,可以讓上司、同事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為人處事不可做得太絕。
不要急於提意見,千萬別越位。讓上司、同事消除戒心,要懂得先保護自己,收斂銳氣等待時機,切忌以自我為中心。
在公司裡,要想出人頭地,的確需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能力,讓同事和上司看到你的卓越之處。
但許多心高氣傲的員工往往陷入這樣的誤解,那就是把表現自己的時機錯誤地放在了與自己同處一個地位的同事面前,不知什麼是收斂,結果往往在職場競爭中輸得莫名其妙。本來同事之間就處在一種隱性的競爭關係之下,如果一味地刻意表現,不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會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敵意。
其實,表現自己並沒錯。在現代社會,充分發揮自己潛能,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是適應挑戰的必然選擇。
但是,表現自己要分場合、分方式。盡量不要讓你的表現看上去矯揉造作,好像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似的。特別是在眾多同事面前,只有你一個人表現得特殊、積極,往往會被人認為是故意推銷自己,常常會得不償失。
在需要關心的時候關心同事;在工作上該出力的時候,全力以赴,才是聰明的表現。而不失時機甚至抓住一切機會刻意表現出自己「關心別人」、「是上司的好下屬」、「雄心勃勃」,則會讓人覺得虛假而不願與之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