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資計算方式怎麼算?月薪、日薪&時薪一次全解析!
3、平均工資的計算方式
A、月薪制(按月計酬):
(1)月平均工資計算:不同見解如下
a、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3年4月9日(83)台勞動二字第 25564 號函、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425號民事判決:
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6)
b、台南高分院100年度勞上更(一)字第2號民事判決:
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該期間總日數×30)
(2)日平均工資計算:
日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該期間總日數)
B、日薪制(按日計酬)
(1)日平均工資計算:
a:(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該期間總日數)
b:(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6個月實際工作日數×60%)
以a、b兩者較高者為準
(2)月平均工資計算:不同見解如下
a、台高院91年度勞上字第33號民事判決:
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該期間實際工作日數×30)
b、台高院98年度勞上字第81號民事判決:
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該期間總日數×30)
c、上述日平均工資較高者×30
C、時薪制(按時計酬)
(1)日平均工資計算:同日薪制
(2)月平均工資計算:
a、以條文文義計算:
月平均工資=上述日平均工資較高者×30
b、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3年4月9日(83)台勞動二字第 25564 號函:
年資滿6個月時,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6個月工資總額÷6)
年資不滿6個月時,月平均工資=(事由發生前工資總額÷事由發生前月數比例)
4、平均工資的使用場合
A、月平均工資:
(1)資遣費(採勞退舊制-勞基法第17條/採勞退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
(2)競業禁止之補償(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3條)
(3)勞工向工資墊償基金申請墊償(勞基法第28條第2項)
(4)勞退舊制退休金(勞基法第55條)
(5)職災醫療屆滿2年未能痊癒給予一次性補償(勞基法第59條第2款)
B、日平均工資
(1)職災失能補償(勞基法第59條第3款)
(2)職災死亡補償及喪葬費(勞基法第59條第4款)
相關閱讀請看:
勞動部公告這4行業可縮短輪班間隔,減緩因疫情而產生的人力調度困難!
求職季到來!HR、雇主徵才若薪資未達4萬須揭示,這3點注意事項要牢記!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