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75
置頂

無法展現抱負心和太有企圖心都無法獲得青睞?一探為何中年求職常碰壁的原因

無法展現抱負心和太有企圖心都無法獲得青睞?一探為何中年求職常碰壁的原因-HR
▲無法展現抱負心和太有企圖心都無法獲得青睞?一探為何中年求職常碰壁的原因(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作者/蘇見祈

四十不惑的人

關於職位、待遇、福利,
他始終微笑著說:「我都可以。」

趙先生看上去四十來歲,失業之前,在一家國有控股公司任職董事長祕書。按照公司內部的架構,這個職位屬於中級管理層。是的,這又是一個「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的故事。

和上一個故事中的李先生不同,趙先生是一個很隨和的人,並沒有那種管理者的氣勢;同時,作為一個剛剛丟掉飯碗的人,他的神情也顯得很放鬆,並沒有中年人那種特有的焦慮、危機感。

他身材微胖,說話的語氣和緩,臉上總是帶著微笑,第一眼就給人一種「什麼都好商量」的老好人感覺。事實上,他好像還真的什麼都好商量。我拿著計算機給他算了算薪水,其實這薪水相對他之前的收入,有很大幅度的下滑,可他還是笑著點點頭說:「我都可以」。

趙先生的履歷上寫著「求職意向:經理/主管」,但公司的職缺只是個基層專員。我問他:「工作的職位能接受嗎?」,他還是笑著點點頭說:「我都可以」。

我又說:「這個職位的直屬主管是個年齡比較小的女孩,你覺得向年齡更小的上級彙報,心裡會有些不舒服嗎?」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點頭笑著說:「年齡大小無所謂,有能力就好嘛,沒問題的。」

然而,一直到我跟趙先生聊到他上一份工作的離職原因時,他才難得嚴肅了一些。趙先生此前任職於一家規模不小的國有控股公司,五一%的股權歸公司所有,剩餘49%的股權歸港資所有,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則是由港資來把控和決策。

這些年公司連年虧損,但也就這麼繼續經營了下去。至於這裡面的隱情,趙先生不方便談論,我也就沒有多問。但他的確談及了一起事件,因為這是直接導致他丟掉飯碗的原因。

就在幾個月前,這家公司有一個涉及金額上千萬的採購項目,竟然採取了直接邀標的方式,而不是招投標的方式採購。以我個人的工作經驗而言,金額超過十萬的採購專案,就要啟動招投標程序,並且要求不少於三家企業參與投標。

這家公司涉及的採購金額如此巨大,本來就會被監管部門重點關注,公司裡的某些人,竟然還敢冒險繞過招投標流程,這還真是「富貴險中求」了。要說這其中沒有私弊,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導致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將這家企業完全收歸國有,從此這家公司會按照國有企業的規定來管理。

我們知道,國有企業的管理規定中,有一條是企業員工的工資總額,不得超過一定額度的上限。對於虧損狀態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的上限還要逐年降低。而當時企業的員工工資是按照原有的薪資標準發放的,改制之後,原來的薪資水準早已遠遠超出了規定的上限。

於是,職工代表大會決定將管理階層人員的薪資大幅縮減,並且把三十五歲以上員工的人事關係全部轉為勞務派遣。

「原本五萬多的月薪只剩下不到兩萬,還要變成臨時工。」趙先生無奈的搖了搖頭:「之前在電話裡,我告訴你35歲以上的員工大多離職了,是這個意思。」

公司之所以勸退35歲以上的員工,也是因為他們通常已經躋身管理層,薪水太高,對企業工資成本總額的影響太大。正好企業改制,管理層也需要換血,於是他們便卸掉包袱,重新出發。只是這些被卸掉的「包袱」,也大多有家庭和孩子,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企業裡某些管理者因為一己貪欲,枉顧國家規定牟取私利,最終連累這麼多人丟了工作,讓這些老員工回到人才市場,重新和年輕人競爭工作……他們又做錯了什麼呢?他們什麼也沒有做,這應該就是現實裡的蝴蝶效應了。只不過,坐在我面前的趙先生,大概是這場職場地震中,為數不多能夠著陸的倖存者。

在談薪資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他對於住房公積金(1)的數字,同樣是持無所謂的態度──是的,他還是微笑著說著那一句「我都可以」。我一問之下才知道,趙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現在名下除了自住的房子,還有多套房子正在出租。

因為他已經沒有了購房資格,所以公積金對他而言只是取不出來的死錢而已,他當然就「我都可以」了。只不過,他身邊同樣被勸退的、背著房貸的中年同事們,就遠遠沒有這麼幸運了。

除此之外,他的老婆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我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女士是國內某著名大學的博士畢業生。這就解釋了趙先生此前的履歷──此前他一直在浙江工作,原來是追隨愛人的腳步去了。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