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處理裁員問題
來源/ 1111人資專區
對許多企業而言,裁員是最後的無奈選擇。它們都知道解雇員工,會使企業整體士氣低落,並影響公司在景氣回升後繼續成長的能力。因此,企業一般都會設法避免裁掉那些花費大量心血培訓出來的員工。
當裁員已經不可避免時,應該怎樣減少裁員帶來的傷害呢?整體來說,企業必須讓員工瞭解公司目前當下的困境,並且準備好因應方案。最後,對被裁掉的員工保持絕對的尊重和充足的關懷。而面對那些即將失去工作、生活可能出現困難的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坦率、直接的溝通。
有些企業會認為,如果讓員工知道企業實際的經營困難,員工會恐慌、無心工作,甚至提早跳槽,因此他們不願意和員工討論這類問題。但研究表明,事實正好相反。那些直到最後關頭才告知員工‘你不用來上班了’的企業,是最自私的,員工通常都能直覺地感受到公司的經營狀況,因此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只會損害公司的信譽。最糟的是,如果企業保持沉默,員工就會開始自己繪聲繪影、揣測事情的真相。
除了開誠佈公外,另外一個重點是,企業必須展現給所有在職的和即將離職的員工,公司有應付危機的計畫。企業必須能夠解釋,裁員對於公司的生存、對於公司的長期發展,有必要性的關聯。如果僅僅只是裁員,而提不出接下來的方案,員工就會永遠停留在人事動盪的恐慌中。而提出未來的發展計畫,有助於安定員工的心。
最後,企業應該妥善對待那些面臨裁員的員工。這點在中小企業尤其重要,因為社會網路和工作關係經常是緊密結合的。在進行裁員之前,先想好裁員會對那些員工產生什麼影響,並妥善處理他們的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