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102
置頂

組織結構和企業成長之關聯

來源/ 1111人資專區

  最近聽到某總員工人數在200人左右的製造業老總,抱怨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之道。他說,最近公司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員工流動率升高;二是生產訂單完成率又下降了。於是,老總重新調整了組織結構,設廠長、生產副總、技術副總、研發副總、行政副總,再加上原來的財務副總、銷售副總、總裁辦公室主任,還有總經理、董事長助理等等,公司高階主管團隊達到了14人。再加上公司各部門的經理、副經理、主任,中高階管理團隊達到了30多人,目的是為了改變目前的現狀。

 

  但是這樣的變更,可能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理由很簡單,一個以製造為主的公司,生產員工僅有60多人,但卻只占公司總人員的30%,怎麼能完成生產任務。組織結構的龐大又過於細分,導致了部門間的消耗,以及費用的增大。

 

  那麼在企業的快速成長過程中,如何進行組織結構設計?

 

  管理大師杜拉克(Drucker,P.F.)在《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一書中,提出了並不存在「只有一個恰當的組織形式」的論斷。每個企業都是不同的,其組織結構也自然有所差異,企業組織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這是由要企業的競爭優勢來確定的。

 

  因此我們在確定公司組織結構的決策中,至少有兩個原則必須遵循的:

  1、企業策略決定作業程序,作業程序決定組織結構。

  2、組織結構必須與企業成長階段相匹配。

 

  企業的成長一般符合兩個週期規律,一個是管理大師阿迪茲(Dr.Ichak Adizes)在發表的《企業生命週期》中提到的鐘形週期,企業從孕育->成長->成熟->衰退->死亡。另一個是波浪->螺旋形週期,說的是企業的成長是波浪起伏的,且符合螺旋上升或下降。

 

  不管是哪種週期,每個階段都有著與之相對應的組織結構。企業在創業期不需要什麼結構,沒有結構就是最好的結構,大家一起做事就是了;隨著企業的成長,規模的擴大,組織結構就開始複雜起來;當組織結構限制了企業發展的時候,組織結構的精簡就開始了,如此反復。

 

  因此可以想到,把一個成熟的組織結構用在創業期會是怎樣的?同樣創業時期的組織結構用在成長期也是不行的。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組織結構與企業成長相匹配?

 

  雖然,組織設計的類別繁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並不盡相同,但是,要遵循上述兩個原則,就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1、一定要找到並明確企業的策略目標。

  2、要使組織結構與企業的薪資福利制度、作業程序、企業目標以及管理報告系統保持一致。

 

  如此看來,老總目前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重新審視公司的策略目標;二是重新審視公司的薪資福利制度、作業程序、企業目標以及管理報告系統。然後,再確定組織結構的形式。

 

  不管怎樣,公司的組織精簡是必須要做的。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