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448
置頂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

動腦時間:有人說三年一代溝,隨著千禧世代進入職場,主管該如何招架?

或許可以從招募手法開始調整,讓你減少招錯人的機會!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
▲願景可幫忙篩選出潛在的人才:願景能點出策略,同樣的,也能指出團隊需要哪一種人。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麥可.海亞特;譯/吳書榆

根據願景聘用人才

考德威爾雖然畫出了攀上黎明之壁的路線圖,但其實他一開始並沒有真的要試。為什麼?因為看起來根本不可能,然而,遇見另一位理解他願景的攀岩者後,他就改觀了。

2009年時考德威爾遇見了凱文.喬格森(Kevin Jorgeson),喬格森讓考德威爾相信他們可以辦到,兩人就這麼成了夥伴,並開始一起訓練、一起演練各種動作,以及培養肌力與耐力。試過幾次但失敗後(考德威爾說:「如果你做對了,失敗就變成了成長。」),2014 年 12月 27 日,他們倆再度回到酋長岩。

願景是一種要「一起去做」的事。如果你的夢想容不下團隊,很有可能是因為夢想太小了。也正因如此,務實願景不僅可以用來規劃,也可以用在人身上,不僅能據此聘用人才,找到人之後還可以利用願景讓他們持續投入。

作家蘿麗.貝絲.瓊斯(Laurie Beth Jones)把願景當成一項重要的招聘工具,她的觀點從兩方面來說都是對的。第一,動人的願景能讓潛在員工接納這家公司;第二,這可以幫助你篩選應徵者。願景設下門檻,釐清最適合團隊的是哪一種類型的員工。

願景有助於推銷公司:2016 年的蓋洛普報告(Gallup Re-port)題為〈千禧世代想要如何工作與生活〉(How Millennials Want to Work and Live),文中揭露了「在接受調查的千禧世代員工當中,僅有四成說他們覺得和公司的使命緊緊相繫」。如果你的員工認為你的使命事不關己,如果他們不會因為公司的願景而感到精力充沛、充滿熱情,那他們就沒什麼動機多做一點,也很難和你長期並肩作戰。

蓋洛普公司的執行長兼董事長吉姆.克里夫頓(Jim Clifton)說:「回顧過去,像我這種嬰兒潮世代的人不一定要在工作裡找到意義,我們只需要薪水,我們的使命和目的完全只有家庭和社群。對千禧世代來說,薪酬很重要,一定要公平,但這不再是驅動力量。」

我們不可輕忽這一點。以比例來看,千禧世代是美國各世代勞動力當中最大的一群。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7 年的數據,千禧世代(23~38 歲)在美國勞動市場裡占了 35%,高於 X 世代(39~52 歲)的 33%、嬰兒潮世代(55~73 歲)的 25%,以及後千禧世代(18~22 歲)的 5%。

那麼,驅動千禧世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方向感。蓋洛普指出,千禧世代在找的是「能強化他們的使命感,並讓他們自覺很重要的工作」。如果他們要在工作上尋找意義和方向感,那你就要負責提供。

我不太同意馬克思(Karl Marx)的想法,但很看重他的勞動異化(worker alienation)見解。當人的價值主要在於產出時,會變得比較像機器而不是人;消除人性因素的工作環境,只會培養出讓人不滿的交易關係。但是,動人的願景劇本就很有潛力,很能賦予工作意義,並帶來熱情和興奮感。所有人都渴望這些,也會因此樂於加入你的組織,而不僅限於千禧世代。

當然,隨著應徵者湧入,你會需要找個辦法把最好的人才挑出來。還好,你的願景劇本也可以做到這點。

願景可幫忙篩選出潛在的人才:願景能點出策略,同樣的,也能指出團隊需要哪一種人。我們面試的每一位應徵者,都要經過一系列的面談與評估,我們要找的不僅是適合的人選,也要看看對方能做出哪些貢獻,以帶動我們的文化與我們渴望的結果。文化就像是化學元素一樣,加一點這個、把那個拿走,就會改變整個動態。當你添加東西進來,要確定不會意外減掉別的。

當我們在考慮潛在員工的個性、人格特質、行事風格和技能時,都會謹記願景劇本裡的重點。比方說,我們的願景劇本裡的團隊要素就包括以下幾項:

  • 我們要維繫的,是有趣、生產力極高,且能完全支援使命與價值觀的工作文化。
  • 團隊成員要體現並融入我們的核心概念,他們必須具備無懈可擊的人格、非凡的才能和經過驗證的過往績效。他們要謙遜、自信,並熱衷於服務他人。他們是我們所開發工具的最佳使用者,是傳遞公司訊息的大使,也是本公司企業文化的傳播者。
  • 我們的員工可以自由地在上班時間陪伴家人,例如出席學校的重要活動、看醫生,諸如此類。
  • 我們的員工擁有適度的自主性,規劃並執行自己的工作,不受獨斷的管理階層、令人窒息的官僚體系或是各種繁瑣程序所阻礙。我們鼓勵創新與實驗,如果做過什麼但失敗了,就從中學習,然後繼續向前邁進。

在招聘流程中,這些重點為我們的面談對話和評估提供了背景脈絡,幫助我們擬出面談問題、判別應徵者與檢查我們營造的印象。願景是基準指標。我們能不能看到此人為了團隊堅守願景?他們是否擁有協助我們達成目標的必備要件?

 

把你看重的人放到錯誤的位置上,或者更糟的是,放在根本沒有必要的位置上,是非常讓人沮喪的事,對方會很喪氣,你也一樣。願景劇本在這方面也可以提供協助。有些應徵者或許很適合公司,但不符合願景的要求,謹記願景劇本,可以在最前端就防範出現這個問題,一開始就找到指向正確方向的合適人選。願景也可以在之後讓你看清楚,在有必要時幫助你做出艱難的決定。

願景有過濾的功能,這一點在直屬部屬或其他部門主管要聘用新人時特別重要;每一個新的預算季都會有這種事,對吧?領導者接獲的用人申請,個別來看或許有道理,但整體來看,可能就會讓公司員額超出限制,有損獲利能力。不能批准每一次的用人申請,這麼做不明智。那要靠什麼因素決定評分?就讓願景劇本告訴你哪裡真的有需求。

新推動的行動可能需要新的人才,或者,也可以調動舊員工擔任新職務。願景劇本已經寫明了產品與行銷,因此能提供相關的資訊,告訴你何時要針對什麼職務用人。如果打算擴大市占率、推出新產品、設立新部門之類的,就要針對時機點和優先順序做一點前瞻思考。願景是聘用人才時的關鍵因素。

最後,當你在考慮新聘人員時,要找的是:第一,他們是否擁抱你的願景?第二,他們能否助你實現願景?聘用人才,重點不在於找到意氣相投的人或只是找個人來補缺。只要無法滿足以上兩個標準,不管是誰都無法過關。你最負擔不起的成本,就是聘用了無意中損害願景的人。

堅持願景,也是一種助你確保團隊多元化的方法。創業家阿斯綽.特勒(Astro Teller)就說:「如果你想要探索還沒探索過的事物,去找和你很像、跟你想法類似的夥伴,並非最好的辦法。」史考特.佩吉(Scott Page)在其著作《多元紅利》(The Diversity Bonus)中也證明了事實恰恰相反。

多樣的性格、背景、技能與生活經驗,能強化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表示,當團隊愈多元,就能愈快從一點走到另一點。廣泛的多元性可以反映出服務的市場,也是確保能找齊具有聰明才智、技巧能力與敏感度的人才,以實現願景的最佳方法。

在願景劇本中大聲宣告你想要的多元團隊,就能更清楚目前的欠缺之處,也會更謹慎看待能引導組織向前的招聘機會。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讓部屬甘心跟著你:寫出蘋果、微軟、YouTube、Netflix都在用的願景劇本,帶領團隊邁向高峰》,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千萬別拿石頭砸自己腳!招募一個錯的人,比人手不足還恐怖10倍

狡猾管理學:展現5種個人特質,成為部屬超想跟隨的主管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人事助理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
「千禧世代」的員工想要什麼?從招募手法開始改變,讓部屬甘心跟著你-HR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