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法則之一:面試時讓自己值得信任,如何讓應徵者說出真正的故事?
有時候,你面試的對象可能是曾經歷過創傷的「倖存者」。例如,也許他們之前在你提問的那份工作職場上遭受性騷擾。葛羅斯就曾問過求職者有關之前的工作經驗,結果對方語帶緊張的回答,暗示過去曾在職場遭到性騷擾。雖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至少你應該知道對這些人而言,他們所說的故事不一定是全部事實,或許也不是完整版。
所以,請善用你的敏銳度,在他們的反應中找出情報,而不只是迴避或閃躲,尤其如果你感受到事有蹊蹺,或是如果你直覺認為事情並不單純。此外,如果你已經造成對方的緊張,不要再繼續叩問下去,想想你應該怎麼問,才能緩和對方的緊張,例如設想對方真正想談論的主題是什麼,並朝著那個方向移動;或者試試看問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例如詢問求職者喜歡在腦海裡解決哪一類問題。
記得,無聊是會傳染的。平淡無奇的問題,只能引出平淡無奇的答案。盡量不要問有可能事先設定好說詞的問題;不要問應徵者在上一份工作有哪件事做得好或做不好;不要問應徵者是否在職場上好相處。每一位來面試的應徵者對於這類問題都有備而來,測試他們的準備度固然很好,某些程度上也是必要之舉,但這類問題很容易回答,也相對也較容易評判。而正如前文所述,本書目的在於協助你測試應徵者的珍貴特質。
以下我們提供一些問題,不但能讓應徵者說出故事,也可能誘導出相對有趣的答案:
-
今天早上你做了哪些事?
-
在認識的朋友之中,離你居住的地方最遠的距離是多遠?
-
在你的人生中,曾做過哪些奇怪或不尋常的事?
-
如果我致電你的推薦人,他有可能會告訴我哪些你的事?
-
如果我是精準媒合的Netflix,我會推薦給你哪一類電影?為什麼?
-
你覺得自己和目前公司裡的同事有哪些地方不同?
-
你對哪些觀點深信不疑?甚至深信到不理性的程度?
-
你如何為這場面試做準備?
-
你喜歡哪些subreddits、部落格或線上社群?
-
你有哪些小眾嗜好?
請注意:當你問這些不常見的問題時,通常對方會靜默好長一段時間,然後講出一些不相關的答案。這是好現象!這表示應徵者毫無準備,需要一點時間思考。你最好給應徵者(這時他們可能很緊張)一些時間,充分思考過後再發言,策略之一就是再複述一次問題:「很好。還有哪個原因讓你想在這裡工作?」另一個策略就是以自己為例解釋情況,例如:「目前你可能沒有個好答案,那也無妨!當你在思考時,容我分享一個我的小眾嗜好⋯⋯。」
一旦應徵者把話匣子打開,開始滔滔不絕,你的任務才真正開始:評估他們的回答與箇中訊息。要能做到此事,必須仰賴你對於認知及人格特質相關的廣泛知識,以及長期訓練有素的直覺。不妨從考量他們整體的機敏特質開始;顯然在所有的工作上,足智多謀都很受用,特別在出現危機或時局艱困時。而當你測試應徵者是否夠機敏之時,不管你對特定回答是否失望,請繼續觀察應徵者如何能在接連不斷的回應中,運用其智力和情緒資源。對於有些應徵者來說,不管你把他們逼到什麼樣的程度,他們依然能夠持續展現創新的回答,由此我們可以推知,這名應徵者將能在工作上展現多大程度的聰明才智與活力。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人才: 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你還可以看這裡的推薦文章:
◆ 在招募中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合適人選,而不是一切盡善盡美的完人
◆ 認真負責=好人才?把這一特質列入最重要指標其實不妥當的原因公開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