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勞工欺騙雇主,謊報以前工作薪資?|蔡尚宏專欄
#雇主招募不實廣告
我們上次提到,雇主如果以不實在的薪資廣告進行招募,可能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第1款規定,而有行政罰。並且雇主不依約給付工資,也可能構成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5款雇主不依約給付報酬,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之事由,進而請求資遣費。
#勞工欺騙
不過,勞資關係應該是平衡的。如果案例相反,員工欺騙雇主有關薪資的資訊,例如員工去面試時,欺騙新雇主以前公司的敘薪,前公司月薪5萬,但欺騙新雇主以前月薪10萬,致新雇主誤判而錄取,這時候新雇主可以做甚麼主張呢?
#台灣高等法院92年重勞上6號民事判決
法院曾有判決認為,薪資條件,對勞僱雙方言,均為聘僱契約之重要條件,雇主於決定員工薪資數額時,除參酌員工之學、經歷外,員工於原雇主之薪資,同時並為雇主用以判斷該員之工作能力、工作表現等各方面之重要參考。此外於需要高度誠信之行業,受僱人之信用尤其重要。
#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
#不實薪資
因此,如果是高度重視誠信的行業,例如證券交易職業,則員工就原雇主服務所得之薪資為虛偽陳述,陳述與事實相去太遠,則不僅會誤導雇主之判斷,且將破壞勞雇間之誠實信賴關係。則雇主可依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規定,以「勞工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雇主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之事由,逕行終止契約。
本文由 蔡尚宏律師 授權轉載。
圖/Created by Iconicbestiary - Freepik.com
人資熱搜:因應勞檢
精選HR職缺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