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561
置頂

『曹新南專欄』有關雇主管理與勞動法之間的衝突

前兩天參加了台北大學勞動法論壇,有法律系老師、教授與企業人資的對話,主題是解僱,包含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懲戒解僱 的一些探討。

 

本文是我的心得與補充,文章很長,大家可以看前半部就好。

『曹新南專欄』有關雇主管理與勞動法之間的衝突-HR

#企業組織管理與勞動法之背離

#不同背景的人,戴著不同的眼鏡看事情

 

同一個勞動事件,在解讀時,回到源頭,可能是有著不同的認識。主要是所受的訓練、立場、背景、不同,導致不同份的人,會戴著不同的「眼鏡」來看待此事。

 

法律人的角度,關切的是這事件適用的法律條文,或是否有相關的學理衝突,或是法院有哪些正反不同的見解。

 

但雇主或部門主管,關心的是營運、管理,如何維持組織的運作又把負面因素降到最低。

 

而人資的角色,一方面自許為雇主與勞工的橋梁,受命於雇主,代理雇主處理有關勞工的事務,但人資自身的階級地位仍屬勞工,許多時候不得不在雇主與勞工之間衝突,為了善盡工作職責,HR的角色必須以合法的方式、做好雇主品牌、設計公平制度、維持同仁向心力,並設法降低組織衝突;但另一方面,又迫於自身的階級地位、組織關係,必須服從雇主指令,試圖在灰色地帶中找出一條路。當然,這也必須視不同的企業組織中,雇主對人力資源的重視程度,而形成不同的樣貌。

 

#管理必須因人而異,產生許多不同狀況

多數的解僱爭議,其實走不到法院端,勞動法的實務,在法院;勞動世界的實務,在現場。

 

法律人看法條、看判決,看不同法理在法院是否有不同的演變。一個法律事件,有時可能要讓其發展,累積多年各審級法院的判決,從中尋找脈絡,再看如何解釋。

 

但勞動現場等不了那麼多年,雇主與人資是看新聞、法條、主管機關函釋、找網路文章、在社群裡發問;新法律頒布或是法律條文修正,是去上課、去問勞動局、找顧問,有爭議再找律師。

 

工作現場關注的,不是法律,是企業營運、生存、獲利。雇主(部門主管)談的是管理,談的是如何帶人帶心,恩威並施,獎懲分明(或有功未必賞、有錯必罰)。

 

舉例:管理時,「先嚴後寬」則員工感恩,員工會知道雇主(部門主管)肯定。

但若「先寬後嚴」,例如原本都沒在管員工遲到、上班吃早餐,之後開始要求,則員工肯定抱怨,「為何以前可以,但現在不行?」

這是當主管的基本功課,除了所謂的專業領導,還需要學會因人分配工作,更需要讓員工心服口服。

 

舉例:表現良好員工,可以出去辦私事,買飲料,主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表現不好員工,溜班時依規定懲處。

 

是否表現良好,可能憑主管心證,經驗不足主管容易引發內部不公平爭議。當然,若是套到法理來說,主觀上的能為而不為,會成為主管是否覺得員工表現良好的依據,多數雇主不喜歡勞工有太多反對意見,會因此形成雇主主觀的喜歡或不喜歡某員工,而在管理與對待上會有不一樣的待遇。

例如:聽話的員工、業績第一名的員工,雇主會特別縱容,每天遲到沒人敢管,造成其他員工心中不滿。

 

#雇主對於不適合組織(不喜歡)的員工,都希望第一時間請離開,避免負面效應擴大

如同建文老師所說,原本理應是「1對1」的勞動契約關係,在個別、大量的「1對1」集結後,形成「1對多」的集體組織關係。雇主的權力被集中擴大,而成為組織中的「雇王」。

 

「雇王」沒有時間與耐性去處理個別溝通,比較希望的是一個命令與要求,不要有太多不同的聲音,導致組織運轉遲滯,甚至嚴重內耗,碰到可能對組織運轉不利的聲音,必須要設法立刻排除。

 

員工會有小圈圈,對公司有負面抱怨時,會擴大;未必能有符合法定的具體事實,但管理者必須先制止、隔離,防止負面聲音擴大。因此常會立刻要求某員工立刻離職,再由HR善後。

 

HR的困擾,往往是事情已發生,不符合法律規範,但是又必須做處理。不得已方式是雖不符勞基法第11條,但仍以資遣處理,只要雇主願意付錢,多數能消弭勞工意見。

 

但有些雇主連資遣費都不願意,一是有費用,二是不甘願,認為員工表現不好,或是在公司(部門內)製造紛端,已經造成損失,居然還要拿錢出來請他走?

HR必須在兩者之間,尋求盡量合法,或是雙方能接受的方式。

 

舉例:特殊身分員工(身障或懷孕或工會會員等等身分),若是無工作意願,或甚至在組織中造成破壞,雇主該如何處理呢?曾經碰過有特殊身分員工,上班期間只顧查找各資訊,問其用意,表示要蒐集資料準備檢舉公司!就雇主或主管而言,其實不會在意其特殊身分,但會在意這個員工能不能發揮產值,但不但無產值,反而企圖製造事端,就不是雇主可以容忍了。

 

但要解僱這樣的員工,即使想照正常程序來,會碰到當雇主用績效檢核時,該員工會表示「因為我的特殊身分,你必須換比較輕鬆的工作給我。」、「我績效達不到是因為你沒有給我比較輕鬆的工作。」、「你想解僱我是歧視我的特殊身分!」、「你不能任意解雇我!」

 

曾經碰過的狀況,是即使雇主以正當理由企圖解僱,都會被勞工以「歧視特殊身分」方式提起爭議或訴訟。經常導致雇主對於此類勞工不敢進行正當管理,甚至乾脆不僱用避免麻煩。

 

因為保護,導致雇主不僱用,可能是一個要評估的點。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