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對年輕世代來說,工作不再是最重要的人生價值了!
(三)規劃階段
確定目標並彙整資源後,接著進行執行計畫的擬定。
1.計畫要項
依評估的需求、目標及資源,明訂計畫依據、現況分析、推動計畫的人事時地物、推行的步驟與時間軸、需配合的單位、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因應方式、需投入的資源、成本效益與評估指標, 包括量化的KPI 與質化的衝擊效應(impact)。
2.計畫原則
先以零或低成本項目開始,利用現有的硬、軟體推展,盡量減少額外投資;或從小範圍「試點」計畫開始,待效益展現後,以成本效益分析報告為基礎,再提第二階段的擴大方案及評估指標。循序漸進展現方案的優勢,有利爭取高階主管支持、鼓勵更廣泛的員工參與。
(四)實施階段
任何方案的推動都要靠持續的行銷宣導,配合跟進效益評估。
1.行銷宣導
行銷宣導是讓全體員工接受新方案的關鍵,建議如下:
• 整合宣導:善用企業內的多元管道,如網站、電子郵件、內部網路、社群媒體、社團組織、實體布告欄、海報文宣小品,以及各種場合,如新人訓練、例會報告、主管會報、員工座談,進行宣傳。
• 制度化措施:納入企業規則、員工手冊,讓主管和員工了解可供使用的相關方案。
• 主管背書:爭取高層主管及跨部門的支持,邀請高階主管擔任方案重點活動的代言人,增加主管在方案推動中的能見度。
• 活動宣導:邀請員工擔任活動宣傳,參與宣傳製作、拍攝分享影片,提升參與感與宣傳效果。
2.成效檢視
任何計畫最後都必須進行成效檢視,計畫擬定時訂定的計畫評估指標應確實檢視,始能維持公信與持續支持,成效檢視可由以下面向進行:
• 質化、量化測量:量化測量包括:參與人數、服務使用率、滿意度、員工調查;質化測量如:主管及員工的回饋、感人事例。
• 具體問題解決:相較方案實施前的基準,關鍵指標的達成、問題的改善程度。
• 組織整體成效:如離職率、缺勤率、留任率、請假、加班、健檢、績效產值、創新提案率、員工滿意度提升、企業評比獲獎、媒體報導等。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