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技術人力缺工擴大!人力資源者需注意:「移工留才久用方案」4月底將上路?
(三)雇主資格:
雇主資格與聘僱移工條件相同符合資格者由雇主申請聘僱每次許可3 年(同現行聘僱移工之雇主資格條件)。
(四)外國人資格:
薪資條件:
(1)產業類或其他指定工作:每月經常性薪資達3.3萬元以上,或年總薪資達50萬元以上。
(2)看護工作:機構看護每月經常性薪資達2.9萬元以上;家庭看護每月總薪資達2.4萬元以上。
(3)僑外生[4]初次聘僱3萬元以上,續聘回歸達3.3萬元以上。
技術條件:
(1)產業類或其他指定工作:符合勞動部彙整各部會所提專業證照、或訓練課程(各訓練課程應累計時數達80小時)或實作認定或複合資格條件(如通過台灣語文能力測驗及完成20小時教育訓練課程等)。
但經常性薪資達3.5萬元以上,免技術條件。
(2)看護工作:應同時符合我國語言測驗及相關教育訓練課程資格條件。
(五)名額核算:
基於保障國人就業(本方案之比例限制),產業類雇主申請中階人力名額,不超過移工核配比率25%(例如:雇主核配移工100人中階人力不得超過25人)。
移工、中階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合計不超過總員工50%(例如:雇主聘僱員工100 人,其中移工+外國專業人才+中階人力,最多合計不得超過50 人)。
(六)申請永居:
資深移工或僑外生轉為外國中階技術人力後,在臺工作無工作年限之限制(過去受限於法令,移工達到一定年限就必須離開台灣,白白把訓練的人才送給他國),且連續工作5年且符合資格者得申請永久居留(需符合每月總薪資5萬500元以上或取得乙級專業技能證明)。
綜上,自30年前開放移工迄今,移工在臺人數已近70萬人,成為我國不可或缺的生產力,許多移工更已成為中階人才。
經衡酌國內產業需要及各國積極延攬人才情形,勞動部特別提出此一方案[5]。
又根據目前規定,家事移工在台最長年限為14年,產業移工則為12年,根據新聞報導[6]:在實務上,已有不少擁有經驗的移工,因工作滿12年被迫回國,但仍與台灣雇主維持良好關係與聯繫,勞動部解釋,這樣的移工,就可以「特殊例外」模式,在薪資條件符合等狀況下,直接來台轉成中階,不可繼續做藍領工作,但未來勞動部仍會增訂相關規範。
四、結論
截止至110年12月止,在台移工人數為66萬9992人[7],政府盼最短時間內,能夠補充產業所需的人力,按照規劃目標,到2030年,補充人力部分,資深移工能達8萬人、僑外生8萬人[8]以解決少子化危機衝擊國內的勞動力及各行各業都出現缺工危機。
承上,惟基於保障國人就業權益的立場,秉持「優先關心本勞,尋求就業與產業發展平衡」的精神,未來本方案上路後,本國雇主仍須踐行國內求才招募程序,招募人數不足者,始得就不足人數向勞動部申請聘僱許可[9],此與目前外勞招募之規定大同小異。
目前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盡速盤點相關配套措施與法規命令的修正,希望能在今年4月底以前正式上路,未來將視中階技術人力留用情形及國家人政策推動方向,滾動檢討相關規定。
此方案對我國人力資源及移民政策關係重大,有持續關心及密切注意之必要,待後續規定推出後將會持續探討。
[1]《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行政院2022年2月17日院會議案。
[2]記者賴于榛。藍領移工、僑外生有條件申請永久居留 4月底上路。中央通訊社。
[3]依據《中華民國教育程度標準分類》中華民國105年1月第五次修正之標準。
按「教育等級標準分類」與「教育程度取得標準分類」之「等級」階層各有8個級別,「教育等級標準分類」部分由低至高分別為:「學前教育」、「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專科(副學士)」、「學士(大學)」、「碩士」及「博士」,「教育程度取得標準分類」部分則為:「國民小學以下」、「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專科(副學士)」、「學士(大學)」、「碩士」及「博士」。 專科以上教育等級通稱為「高等教育」;碩士以上教育等級通稱為「研究所」。
未曾入學或曾接受其他非正式教育但未取得任何等級之學歷認證者,其教育程度取得之等級歸屬「國小以下」。
[4]取得我國副學士學位的僑外生,只要符合「薪資」與「技術條件」,就可由雇主申請在台從事中階技術工作。
[5]記者李芷涵。移工變移民擬4月上路 蘇揆:2030年資深移工可達8萬人。四方報。
[6]記者李靚慧。滿6年移工可轉中階技術人力 20.6萬達年資條件。自由時報。
[7]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
[8]同註5。
[9]記者陳家祥。移工變移民!行政院拍板 藍領移工符合3條件可申請永居。ETtoday政治新聞。
本文作者:Thomas Hsu_傑報特約專欄作家
相關閱讀請看:
2月15日起,勞動部啟動第二階段移工專案引進!7大Q&A一次搞懂
業單位僱用之產業外籍勞工,於其工作滿3年後,應否再給與特別休假?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