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做多久才算穩定?HR 在乎的其實是你有沒有具備這份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工作要做多久才算穩定?HR 在乎的其實是你有沒有具備這份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Sophie Tseng 曾耀葳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算合理
無論時代怎麼轉變,這個問題在職涯問題集上,應該可以排在前十名,最近有學弟妹又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決定把我的想法記錄下來。
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大部分人在問這題時,是怕人資覺得他穩定性不夠,想知道以人資的角度,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看起來合理漂亮,進而拿到面試機會和 offer。
而從招募角度來說,我們在乎的是「你有沒有具備這份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而判斷你有沒有對應的能力,時間是其中一個考慮的緯度。
如果有人跟你說,一份工作最好要做幾年以上才行,我個人覺得可以不用太放在心上,原因不是因為時間長度不重要,而是招募是綜合不同因素考量後的決定。
在解釋如何看待時間這個議題前,我想先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以前會聽到「一份工作至少要做三年」的說法。
第一年,對組織和團隊都不熟悉,還在熟悉公司流程和業務內容,試著少犯一點錯,如果公司規模大一點,跑完一年,通常才對一整年會發生什麼有點概念。
第二年,已經知道什麼該找哪個窗口,業務內容也比較上手,開始能接一些小專案,還是需要主管在旁邊指導,開始想怎樣花更少的時間,做到同樣的業績。
第三年,如果發揮穩定,能協助主管過濾許多事務,專案也能獨當一面,擔任統籌的角色,同事有問題會想問你,甚至能提出一些突破性的提案。
而能順利到達第三年獨當一面的階段,需要達成兩個前提,第一個是累積一定的時間長度,俗稱經驗,第二個是持續提高每個時間單位的產值。
以朝九晚五工作來算,每週上班 45-50 個小時,要達成工作內容說明上的要求,而不是混時間的薪水小偷;隨著工作經驗的增長,能處理複雜的人事問題,新人還在頭昏眼花要花半天以上解決的事情,你可以好整以暇的泡杯咖啡,快速盤點資源,拿起電話找到主要對口商量,半小時內達成共識,推進專案。
而可能有人會挑戰的是,現在的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上面說第三年達到的標準,有能力的人可以一到兩年內就達成。
我不諱言,當然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