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2 回應: 0 閱覽: 953
置頂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

「收集資訊,留存為資料庫」

人資第一線的面談其實充滿大量的職務資訊,除了擔任公司內部面談的角色外,求職者的回饋訊息也會非常多。

尤其是善用BEI行為事例去訪談的話,即便求職者最後不適合這個職位,人資朋友應該也已取得了不少訊息,尤其是來自跨產業的求職者時,這些訊息是極為珍貴的。所以面談不是談過就忘,也不是覺得不適合就沒有可取之處,而是將這些取得的資訊轉化為個人的職涯諮詢資料庫,累積越多就越有巨觀模型,就如同將資料庫不停擴大一樣。

「建立人脈,內外兼顧」

這裡所謂的人脈不是去攀親帶故,而是利用各種活動去收集不同產業、不同職務的資訊。我常推薦人資朋友積極參與HR社團活動、政府講座、外訓活動等等,透過這些方式可以建立人資圈的人脈,尤其是跨產業別的認識機會,譬如製造業的HR要怎麼了解服務業的運作,或是做馬達的工廠如何去了解做麵包的公司是如何用人的,認識HR是一個非常有效與快速的方法。相對的內部職務上則是必須第一線親自了解,才能掌握每個職務與職缺的條件,並轉成為提供諮詢的資訊。

「觀察產業,同步經濟脈動」

記得幾年前電子業有所謂的科技新貴之稱,投入這個產業的求職者趨之若鶩,隨著時代演變與國際經濟情勢脈動,目前的新創產業、服務業以及AI資訊產業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求職目標。這些就是產業的更迭與經濟脈動,人資朋友除了身處自己公司的產業以外,建議仍需多開放視野,觀察不同產業的發展狀況,同時也可以留意經濟局勢與國際局勢的變化,來做出求職或者職涯諮詢方向的調整。

好了,即使有了這些資訊、這些條件,職涯諮詢可以怎麼做?

在我的經驗裡,諮詢從來都不是幫別人「做出」選擇,而是給予資訊、給予意見參考,然後協助他「找出」選擇。而且不同的人對於職涯的想法不同,有的人看得是長遠的目標,有的人是著重當下的成就與收入,這些都是人資朋友在提供職涯諮詢前須先確認的。然後依據你所知道的資訊、職涯發展路徑提供給對方參考,讓求助者可以看得多一點、遠一點,以利做出判斷。

當然了,你可以表達對於這個職務或這個產業的想法甚至喜好,但不是強迫對方接受你的觀點。如果無法找出一個適當的職涯路徑給他參考,那「量力而為」則是人資朋友必須掌握的分寸。

從一個人資工作者到成為一個職涯諮詢者的角色,其實也是一種專業信賴的展現,如果你的能力可及,不妨試著訓練自己,往這個角色嘗試看看。自助助人,有時候HR的另外一片天空也會因此而更加寬廣呢!


文/尤昭權

現任企業人資主管,從研發工程師轉投入人資職涯有20年以上資歷,歷練過企業經理、廠長與兼職講師等實務技巧,擅長於人力資源、企業管理與內部流程規劃,並結合理工科背景來創造傳統人力資源的不同邏輯思維,亦致力於員工心理調適及正向思考的激勵,從科學觀、務實角度來談人力資源領域的觀念與執行。

圖/Freepik.com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 人資熱搜:加班費應稅?免稅?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 精選HR職缺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人事助理

與人資朋友談職涯諮詢|尤昭權專欄-HR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