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45
置頂

如何定義關係與培養關係?淺談「成員制度」的5點思考

你也許還記得,在錯綜系統中,各單位的互動比其本身更重要。球星雲集的球隊不見得就能克敵制勝。人際關係界定了我們的集體潛能,而成員制度影響人際關係的好壞。從我們面試新人,到他們辭職離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影響到他們的成員體驗,從而影響到大家的合作網絡。

妥善進入公司的新人會湧起歸屬感,很想知道怎麼和公司裡的不同群體往來相處。反之,忽然被丟進公司的新人會感到不受歡迎、不知所措。他們有歸屬感嗎?他們安心嗎?他們該怎麼適應公司?在解決之前,他們的一部分注意力會放在這些問題上。招募、聘僱、加入、到職、進團隊、調任、解散和離開─這些皆屬成員範疇,對公司甚為重要。他們不是面目模糊,純屬隔壁棟人資部門的資產。尊重和支持他們是我們全體的責任。

思考挑戰

  • 進與出。

公司最終變得僵化與規避風險的原因是恐懼。職員擔心現在的角色沒做好會丟飯碗,而且確實如此:在許多案例裡,如果主管把你從這角色炒掉,你也會被這公司炒魷魚。你在團隊的成員資格,等於在公司的成員資格。然而只有當我們把公司當機器,把人員當螺絲,這才成立。

就此觀點來說,我們需要固定數量的角色,角色需要特定的技能。如果你不再是行銷副理,還賴著幹嘛?然而如果我們把公司當成活生生的系統,把職員當成多面向的成員,則能把團隊成員身分和公司成員身分脫鉤。成員能擔任一個或多個角色,能去找空缺的角色,甚至能自創角色。你可以靠建議流程甚至推選方式,確保人員勝任其角色。如果生意下滑,公司可能必須裁員;如果某些成員聲名狼藉,難以加入團隊或讓人信服,可能必須捲鋪蓋走路。然而多數成員受人需要,貢獻良多,公司可以任由他們揮灑。

  • 團隊作主。

戈爾公司創辦人戈爾(Bill Gore)自創「晶格組織」(lattice organization)概念,「晶格裡的每個人彼此直接互動,不需中介55」。在他看來,「所有成功公司都有晶格組織,在權力階層之下。」這意謂著戈爾公司的團隊需要考量晶格組織,而他們認為許多成功源自晶格組織帶來的創意與流動。

如果你同意公司裡所有人員該選擇自己的專案和同事,有趣的事情會發生,團隊變得有自主權,如同微型企業,必須製造自己的資源,要不就靠訂預算,要不就靠替服務「索費」。此外,團隊必須建立成員制度並視需要招人或裁人,必須建立自己的規定與行為模式,必須建立個人與全體的意見回饋機制,必須為更廣的生態系統好好表現並增加價值。這是自由與責任固有的緊繃關係,個人與團隊免於階層管控,卻並未免於限制與問責,如同圓環,受人人依靠。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