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營收蒸蒸日上,員工卻一一病倒?解答一萬個主管都在煩惱的事
動腦時間:身為主管的你,天天被夾在老闆和下屬之間,好痛苦嗎?
就讓一流職場重建專家,教你如何成為成功的主管,贏得部屬尊敬、上級青睞吧!
▲一萬個主管中的煩惱大多與「如何和部屬溝通」有關 。圖片來源:freepik。
文/淺井浩一;譯/陳令嫻
一萬個主管中的煩惱大多與「如何和部屬溝通」有關
- 同一件事情說破了嘴也毫無反應。
- 能力不足,無心上進。
- 明明缺乏能力,卻總是一副反抗不受教的態度。
明明主管的工作是提高業績,為什麼煩惱卻大多跟部屬有關呢?這是因為「公司要求的業績」無法單憑主管的力量,必須和部屬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 「主管一個人奮鬥」無法解決任何事。
- 團隊的業績要靠部屬通力合作才能達標。
- 但是部屬卻一直無法提出公司要求的成果。
我在「一萬個主管抱持的煩惱」中,最常看到的便是「公司造成的業績壓力」在不知不覺中轉換為「與部屬溝通的煩惱」。
換句話說,主管的「煩惱」多半源自「部屬無法達成公司規定的業績」。
主管(公司)只要看到成果就會閉嘴,可是部屬呢?
當然大家的煩惱對象不是只有部屬。這一萬個主管幾乎都是中階主管。來商量的如果是課長,自然也會提到關於自己的主管,也就是部長的煩惱。
然而「關於主管的煩惱」基本上只要交出成績便能解決。只要自己(率領的團隊)的業績不斷提升,便無須擔心。主管看到「好業績」自然不會再囉嗦。
公司的業績越是吃緊,越是重視能提創造佳績的人才。但是部屬不吃這一套,不會因為業績好而閉嘴。因為「業績」不是主管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和部屬互助合作的成果。另一方面,和部屬打好交情,並不代表業績一定會提升。
「大家感情好,卻交不出好成績」——這代表團隊運作有問題,主管並未善盡責任。換句話說,主管應當鎖定的焦點不是「和部屬溝通」,而是團隊的「業績」。管理方式促進團隊業績達標,主管的煩惱自然迎刃而解。
留住人才和保持部屬心理健康,同時達成目標
但是有幾件事情需要主管留意
我屢次提到業績,是因為主管煩惱的源頭來自「公司要求業績的壓力」,消弭壓力的方法之一是學會「達成業績的管理辦法」。 然而單純追逐「數字」與「業績」,卻可能造成組織分崩離析。即使業績提升了,但若是每個月都有部屬辭職,這樣也稱不上是好主管。
因此現在的主管必須擴大「業績」的定義。 今後主管的工作不僅是「增加營業額」,還包括「留住人才,保持部屬心理健康,發現工作價值,一同工作,持續達成目標」。
但是該怎麼做才能實現這個理想呢?
我一邊解答一萬個主管提出的煩惱,同時思考「今後身為主管應當達成的五大目標」。 結果我發現儘管主管面對的問題多如繁星,只要做到下列五件事便能迎刃而解:
1.守護部屬
部屬不是「提升業績的工具」,而是一同奮鬥的「夥伴」。身為主管面對部屬應當真誠以待,協助對方成長。
2.鍛鍊自己
身為主管不能只是依賴和拜託部屬,也必須把心力投注於工作,流血流汗,提升自己。
3.建立團隊
率領部屬是建立大家彼此關懷、互助合作的團隊,而非任憑個人自行行事,只要「業績達標就好」
4.交出成績
主管的情緒不應該受到業績左右,而是正確認知哪些,才是有意義的行動(工作步驟),確認自己是否實踐了這些行動。
5.改變組織
身為主管不應該放棄公司,認為「反正我們公司就是不行」,而是絞盡腦汁、帶動大家參與,正面改變公司。
本書根據這五大觀點分類主管抱持的「煩惱」,清楚說明「有效提升業績的管理」辦法與觀念。
薪水節節高升,家庭卻分崩離析,缺乏溫暖絕對不是理想的生活。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在公司上。公司營收蒸蒸日上,員工卻一一病倒,紛紛辭職,一樣稱不上是個好公司。
降低離職率,確保部屬心理健康,組織穩健持續達成業績——這絕非不可能的任務。實際上我擔任過各種規模與行業的公司顧問,協助這些公司改革,和公司員工一同思考,也提出了成果。所以我相信大家也做得到。
倘若本書能對大家起到絲毫助益,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解答一萬個主管都煩惱的事》,由 樂金文化 授權轉載。
更多好文請看: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