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4184
置頂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快來檢測:你在職場上「情緒耗竭」了嗎?

動腦時間: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這一關,做人比做事還難,有時候甚至摧毀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熱情。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了解自己在職場上情緒耗竭的程度。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快來檢測:你在職場上「情緒耗竭」了嗎?-HR
▲「情緒耗竭」讓你對工作充滿無力感⋯⋯圖片來源:pixahive,CC Licensed。

文/張敏敏(CEO高階經理人御用顧問)

辦公室的情緒傷害,害你心好累?

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這一關,做人比做事還難。大家都在職場這個大江湖走跳,誰可以勝出,笑傲江湖,往往取決於誰會做人。

我曾經在一家科技軟體公司擔任行銷經理,當時,頂著外商工作資歷的光環,總經理對我有非常高的期待。我對這份工作也躍躍欲試,因為我非常希望能夠跳離零售產業,在不同的領域學習。剛到任不久,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資訊展的參展,而離資訊展只剩二十天。

硬著頭皮接下重任後,我四處奔走,好不容易第一次可以和其他部門的主管開會,溝通籌備進度。記得當時我習慣一張口就中英文夾雜著講,才報告到一半,業務部副理「紅軍」突然站起來,指著我的鼻子罵:「不要一副外商說話的死樣子,妳的案子,我聽不懂啦!業務部不配合!」他一說完,竟然很戲劇性地雙手把桌子整個掀翻,邊罵邊離開會場,我呆站在主席台前,第一次經歷了這輩子從沒有的尷尬時刻。會議勉強結束,展覽勉強完成,但那件事在我心裡烙下很深的傷痕。我承認我過不了情緒這一關,眾人的議論紛紛讓我無力應對,這個工作創下我最短的職場生涯,草草三十五天就結束我在科技業的日子。

我常回想,如果事情重來,我會怎麼做?我想,我會努力去克服「情緒關卡」,讓事情有不同的轉機。而我也深深體會,不安、憤怒、生氣,這些來自工作的負面情緒帶來的後果,影響既深且遠。只是一味壓抑,不學著去面對,憂鬱的心就像慢性病一樣,漸漸會吞噬一個人,直到整個瓦解。

矛盾的是,我們因為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被教育成必須「尊重權威」,且「待之以禮」。我們被告誡「以和為貴」,人跟人之間最重要的是維持「關係」和「面子」。因為這樣的束縛,縱然心裡有千萬句怨言,我們卻習慣性地壓抑自己的情緒,漠視自己的情緒。大多數的人選擇隱忍,希望自我消化不滿,試著以「出世」心情,面對「入世」的混亂。

這種佛系思想,蔓延在整個職場,卻摧毀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熱情。

這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因為,人的隱忍總是有上限。可是無論在求學階段,還是進入社會就業,卻幾乎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處理人際互動中的情緒,而讓我們在摸索中不斷心情受傷,難以平復。

被迫隱藏真實情緒

學者亞莉.霍希爾德(A. Hochschild) 曾經針對美國達美航空公司的空服人員進行一連串研究。她發現,航空公司會硬性規定空服員需要「演出」某種特定情緒,例如親切、關心、體貼,甚至會規定微笑的弧度和動作,並且進行監督和考核。職場工作者這種必須努力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致力於裝出正面情緒讓顧客感到滿意的過程,被稱為「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也就是說,在工作上打拚的你,為了完成工作,不論面對顧客或同事,都必須耗費勞力和心力演好自己的情緒,以此完成工作目標和公司交辦的任務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