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是人資要一肩扛起?想要找到真正人才,幾點原因需知!
3. 招募後該如何協助人選入職與上手
A. 確定錄取人選後,請先通知人資 HR 與人選再次確認薪酬、工作內容、報到時間、應繳文件等,並發出任用通知書。
B. 入職前 :
若有公開資訊,部門主管可請人選入職前先了解內容,以利入職後快速上手。例如,跨產業人選,可提供幾個知識渠道或網站供其參考;同職位不同軟體工具者,則能夠請其先掌握相關軟體,以便入職後無縫接軌。例如,部分 PM 使用 Microsoft Project、部分 PM 使用 Jira(模板有 SCRUM、Kanban、Bug Tracking等)、部分 PM 使用 excel 模板等。
C. 入職後:
a. 新人進到公司,通常會先進行公司別教育訓練,也常被稱為職前訓練。內容大部分有關於公司的環境介紹、組織架構、福利制度、例行公事、會議,並且帶領新進人員與各部門主管作介紹等。
b. 結束職前訓練後,回到所屬部門,部門主管可針對新進人員規劃一系列的部門別教育訓練,例如部門組織架構、人員權責與工作說明、例行事項、專案事項、考核標準與獎懲等內容。
完成前兩項訓練後,新進人員將正式開始著手自己被分配到的任務。但是,人才的培育可不是只有到此為止喔~ 例行教育訓練更是重中之重。
c. 例行教育訓練
-
在位訓練 On Site Training:了解同仁每日工作狀況,為同仁進行問題的排除。
-
在職訓練 On Job Training:針對部門內工作崗位,計畫性依據所需專業職能設計出各種定期的內部教育訓練課程。
-
企業外訓 Off Job Training:主管可依實務上的需求,規劃企業外部的教育訓練講座或課程,但須事先經公司簽核許可,參訓後必須提出參訓心得與該訓練對部門可提供優化的地方、實際優化成效。
-
升遷訓練 Development Training:規劃出一套適合部門需求的升遷體系,設計每一個職位的升遷要求。
三、主管想找到適合的人選 招募就該自己來!
1. 淺談主管的職責
筆者以中階主管為例,與各位分享主管職責。一般在中小企業,主管的時間分配大致如下,30~40%時間從事執行類業務、60~70%時間做營運規劃與部門管理。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主管並非做的好就是好主管,Top sales not equals to good leader。那究竟一位好的主管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做好哪些事情呢?
-
新進同仁教育訓練;
-
每天跟進同仁業務進度並排解問題;
-
每週必須開週會了解部門業務進度並布達當週業務內容與方向;
-
每月績效考評,將同仁表現給予評估、反饋並適當實施獎懲;
-
每季必須檢討當季業務目標達成率,並依據量化、質化分析,調整目標數字與策略內容;
-
每年必須做年度計畫,將明年業務目標訂出來,其中又會分為 MBO 跟 KPI 等執行內容。
2. 人資的選育用留,其實是部門主管的不可承受之輕
A.【選】徵才招募:
部門主管必須親自實施前面所談到的招募前中後的事項管理,招募工作本質是由部門主管為主、人資 HR 為輔,方能在時限內找到相對較佳的人才。
B.【育】教育訓練:
如前面所述,入職當日、每日、每週、每月、每季、每年都有主管應該做的教育訓練內容,請務必確實實施。
舉例來說,每年十月份左右開始制定年度計劃時,主管能夠透過這個機會與部門同仁互動溝通,請大家分別提出自己隔年度的目標、達成策略與執行計畫,主管則是在年度會議中給予反饋,並可藉機與同仁分享目標與計劃制定的眉角,甚至是分享以往的組織過程資產,充分運用企業知識庫;當主管能由下而上的去型塑部門短、中、長期目標,並且該目標是同仁所承諾的,想當然爾,來年同仁將會更努力的去兌現自己的承諾,並且可以打造當責的部門文化。
之後筆者也會另外寫一篇文章與各位分享年度計畫如何制定,如何透過年度計畫塑造當責的優質部門文化,敬請期待喔~
C.【用】職務安排、升遷調派
主管必須理解並具體實踐適才適用、因人而異這件事,很多企業會透過資歷查核來了解人選過往的工作態度,但是在此請別忽略前公司企業文化對員工所帶來的潛移默化影響。
因此,筆者的經驗認為,無論是適性分析、資歷查核都僅是判斷之一,真正能夠了解人選適性特質的方式,會是情境題設定。未來再與大家分享如何正確設定情境題,真正找到對的人選。
D.【留】績效管理、人員輔導與職涯發展
有效的績效管理並非 MBO、KPI 或是 OKR 爾爾,以上都只是績效管理工具,重點是目標設定的方式、策略制定的考量與計畫執行過程的管理與 PDCA。各位試想,倘若將三者依據企業狀況、人員狀況取其優,成為專屬公司最佳的一套績效管理制度,又有何不可呢?
舉例而言,KPI 關鍵績效指標的管理方式結合獎懲制度,適合管理亞洲人;然而 KPI 由上而下的目標、策略與計畫的制定卻容易造成員工被動、無參與感的情況,因此可將 OKR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的由下而上的目標、策略與計畫的討論與制定,適度加入公司的績效管理中,養成員工的主動思考與當責意識。當然,主管針對員工的 CFR 機制(對話、回饋與認可)對員工的績效提升也非常重要喔~我們可以從員工的 CFR 反饋、績效評核結果等,進一步延伸討論 IDP 員工個人的職涯發展。
留才議題非常的廣泛,在此筆者僅是先拋磚引玉,之後也會與大家分享績效管理的做法,筆者是如何在一年內透過績效管理,將部門業績從單月數十萬元提升至近五百萬元。
以上,簡單與大家分享人力資源管理的實務經驗,未來會針對細部內容分別與各位分享精采好文喔~敬請期待!若讀完本文後,有任何想法希望與筆者分享也可以透過以下信箱與筆者交流,一起促進人力資源領域的提升吧!
本文由 謝易芨 Jason Hsieh 專業經理人 授權轉載,原文《招募徵才必看! 教你如何快速找到對的人!》
想知道更多好文請看:
◆ 不想再收到神燈式的徵才願望!職能分類到效標建置,幫HR解決用人難題
◆ 5個招募問題你可以考慮放棄?想要提升求職者面試體驗,可以從蒐集回饋開始
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